淡竹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其實(shí)淡竹葉很多人都有用過或者見過,但是由于淡竹葉有很多種名稱,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淡竹葉多被用于一些清熱藥物當(dāng)中,因?yàn)榈袢~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的作用。那么,一般淡竹葉有哪些功效與作用以及禁忌呢?
【中藥名】淡竹葉 danzhuye
【別名】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竹葉門冬青、金竹葉、地竹。
【英文名】Lophatheri Herba。
【來源】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te Brongn.的莖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高達(dá)1米。根狀莖粗短,堅(jiān)硬,須根稀疏,近頂部常肥厚成紡錘狀的塊根,稈纖弱,多少木質(zhì)化。葉片廣披針形,全緣,無柄或有短柄,平行脈多條,有明顯橫脈,呈小長方格狀;葉鞘邊緣光滑或具纖毛;葉舌截形,短小、質(zhì)硬,有緣毛。圓錐花序頂生,分枝較少,小穗窄披針形,呈綠色,具粗壯小穗柄,穎片矩圓形,邊緣呈膜質(zhì),第1穎短于第2穎;外稃較穎片長,先端具短芒,內(nèi)稃較外稃短。穎果紡錘形?;ㄆ?~8月,果期10月。
【產(chǎn)地分布】多生于山坡林下或陰濕處。分布于長江流域和華南、西南地區(qū)。
【采收加工】夏季抽花穗前采割,曬干。
【藥材性狀】莖圓柱形,長25~75厘米,有節(jié),表面淡黃綠色,斷面中空。葉鞘開裂。葉片披針形,有的皺縮卷曲,長5~20厘米,寬1~3.5厘米。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的網(wǎng)狀格,下表面尤為明顯。體輕,質(zhì)柔韌。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甘、淡。歸心經(jīng)、胃經(jīng)、小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熱除煩、利尿。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6~9克,水煎服。用治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不可治療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附方:發(fā)熱、心煩、口渴:淡竹葉3~5克,水煎服。
【藥理研究】通過家兔和貓的試驗(yàn)證明,淡竹葉有解熱作用。利尿作用不強(qiáng),但能明顯增加尿中氯化物的含量。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抑菌試驗(yàn)表明,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化學(xué)成分】含三萜類和甾類物質(zhì)蘆竹素、白茅素、無羈萜、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蒲公英甾醇等。
【使用禁忌】無實(shí)火、濕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
【相關(guān)藥方】
①治熱病余熱未凈,心煩口渴:淡竹葉、太子參、麥門冬、北沙參各9克,生石膏12克(先煎),生甘草4.5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②治口舌糜爛:鮮淡竹葉30克,木通9克,生地黃9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口腔炎,牙周炎,扁桃體炎:淡竹葉30~60克,犁頭草、夏枯草各15克,薄荷9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咽喉腫痛:淡竹葉30克,山梔子根15克。煎服。(《廣東省惠陽地區(qū)中草藥》)
⑤治肺炎:鮮淡竹葉30克,三椏苦9克,麥冬15克。水煎服。(《福州中草藥臨床手冊》)
⑥治火眼痛:淡竹葉9~15克。加白糖煮豆腐吃。(江西《草藥手冊》)
【功效作用】
1、利尿通淋
用于小便短赤澀痛、口舌生瘡等,常與生地、木通等同用;或與燈心草、車前子等同用。
2、清心除煩
用于熱病后煩熱口渴,可與石膏、知母、太子參等同用。
用于小兒心熱夜啼,常與鉤藤、薄荷、蟬蛻、燈心草等同用。
用于口糜舌瘡,因勞心太過、五志過極、心火上炎,發(fā)生口瘡,??膳c生地、黃連、燈心草同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gè)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jìn)腸胃蠕動(dòng),增強(qiáng)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