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健康養(yǎng)生 > 飯后做什么最有益健康?吃飯后不宜做哪些事情?[圖]

飯后做什么最有益健康?吃飯后不宜做哪些事情?[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2 20:48 飯后有益健康不宜事情

  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很多的朋友們在吃完晚飯后過半小時就會去公園散散步,殊不知在飯后半小時散步不僅有利于身體消化,還有助于我們的睡眠,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飯后做有益健康的事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那么飯后做什么最有益健康?吃飯后不宜做哪些事情?

飯后做什么最有益健康?吃飯后不宜做哪些事情?(1)

一、飯后做什么有益健康

1、飯后賞樂

幫助消化音樂不僅是藝術,而且可以養(yǎng)生健體、益壽延年,甚至可以治病療疾。古籍《壽世保元》中有句話叫:“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倍兰乙灿小捌⑴K聞樂則磨”的說法。實際上,這兩句話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音樂能夠幫助消化。柔和輕快的音樂,可以作為一種良性刺激而通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食后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音樂,對人體大有裨益。

2、食后摩腹

能除百病唐代大醫(y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jīng)傳入大腦,有益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調(diào)節(jié)和發(fā)揮,有益于健身防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各20圈,但要等飯后半小時再揉腹。

3、飯后慢走

大益于人《攝養(yǎng)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shù)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食后慢步行,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于人體健康。但食后不可立即行走,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最好過半小時后再進行散步等活動。

4、食后漱口

增進食欲古代醫(y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濕潤度并能清潔固齒,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于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會感覺吃得香、身體好,就能健康長壽。需要提醒的是:現(xiàn)代科學不提倡飯后立即刷牙,因為這樣會破壞牙齒表面的保護層。有牙醫(yī)建議,飯后喝一小杯牛奶或用牛奶漱口,可以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二、飯后不宜做什么

1、飯后不能吸煙

飯后吸煙的迫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于進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環(huán)量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侵害肝、腦及心臟血管。

2、飯后不能飲茶

在吃飯一小時內(nèi)最好不要飲茶,應待飯后一小時胃內(nèi)食品消化得差未幾時再飲用茶水,這樣對消化功能和物質凝固也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

3、飯后不能洗澡

話說飽不剃頭,餓不洗澡,有人就誤以為剛吃飽飯是洗澡的最佳時間,實在不然,剛吃飽飯的時候,大量血液集中于胃部,其他器官的血液相應減少,假如這個時候洗澡,周身的皮膚和肌肉血管擴大,血液流量加大,就會使供應消化器官的血液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吸收,所以飯后不宜馬上洗澡。

4、飯后不能上床

俗話說:“飯后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飯后立即上床輕易發(fā)胖。支招:飯后至少要休息20分鐘,再上床睡覺。哪怕是晝寢時間也應如此。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