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女性 > 平時月經正常為什么這次推遲了?平時月經正常但這月突然很少?[圖]

平時月經正常為什么這次推遲了?平時月經正常但這月突然很少?[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2 10:47 月經經期女性婦科

相信很多女生都有過一個經歷,就是生理期一般比較正常,但有時候總是會出現那么一兩次不正常,不是來的時間不對,就是量有很明顯的變化。那么,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需要怎么樣治療呢?

平時月經正常為什么這次推遲了?平時月經正常但這月突然很少?(1)

1、可能懷孕導致的

如果是近期有過性生活的女性,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否懷孕了。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早孕試紙進行檢測,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懷孕。早孕試紙要選擇密封好未過期的,然后建議用早晨的第一次尿液來進行檢測,以免出現結果偏差。

2、也可能內分泌異常

內分泌如果發(fā)生異常也有可能導致平時很準的月經突然遲遲不到。營養(yǎng)不良,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心情壓抑等因素都可能是影響因素。這種情況下,一般可以通過休息,加強營養(yǎng),心理疏導,自我放松等診療,使月經逐漸恢復正常。

3、用某些藥物的原因

如果近期有服用避孕藥或者其它激素類藥物的經歷,都可能引起月經突然的推遲。如果是藥物引起的月經推遲,建議患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再服用此類藥物,否則會引起月經長期紊亂,導致不孕不育的后果。

4、還可能手術的原因

如果是經歷人流手術或宮腔手術的女性突然間出現月經推遲,可以考慮是因為激素水平的鈣片和手術過程中對人體的傷害需要一個修復過程導致的。這種情況需要調養(yǎng)身體,靜待月經的到來。

5、有的過度減肥導致

如果近期為了控制體重,而服用了減肥藥物或者是過度節(jié)食,都可能導致這次月經推遲。這種情況需要恢復正常飲食,調理身體,月經才會到來。

6、月經調理注意事項

平時月經正常突然推遲,可能會讓女性們覺得緊張心煩,這樣的話也許會雪上加霜,如果出現月經推遲,可根據具體情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再做出應對措施。要注意保持心情開朗,健康飲食等。

7、月經不調預示癥狀

(1)癥狀一:經血顏色

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碎片、宮頸粘液、女性私處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 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fā)黑發(fā)紫,則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 就醫(yī),保證身體健康。

(2)癥狀二:經期提前

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xù)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月經失調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

(3)癥狀三:月經中期出血

指兩次規(guī)律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

(4)癥狀四:月經期(也稱行經期)

女子的月經期大約是2~5天。一般行經的規(guī)律是第一天經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漸減少,直到經血干 凈為止。這是因為第一天子宮內膜脫落剛剛開始,第二三天子宮內膜脫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宮受到刺激, 加強收縮,把大量經血排出的緣故。有的人經血干凈了以后,過一兩天又來了一點,俗稱“經血回頭”,這也不是 病,而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有的女子經期長達10~20天,月經淋漓不盡;有的經期極短,只是“一晃”即過。 這兩種現象都是不正常的。

(5)癥狀五:經期延長

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xù)性女性私處出血。

(6)癥狀六:經血量

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wèi)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如果經血量 過多,換一次衛(wèi)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 環(huán)境改變、營養(yǎng)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 療。當然,如果因為子宮、卵巢不正?;蛉硇约膊?,引起月經量過少,這種情況也不正常,也應及時就醫(yī)。青春 期的少女以月經量過多較為常見。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發(fā)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月經一部分屬于 無排卵性的。沒有排卵就沒有黃體,沒有黃體就缺少孕酮。因此,子宮內膜只能處于增殖期而不能達到完善的分泌 期,以致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而影響子宮的收縮,造成經血過多。此種情況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現面色 蒼白、乏力、頭暈等貧血癥狀,也應就醫(yī)治療。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