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實際上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不過吃完晚餐不能立即去散步喲,散步的時間應該在吃完飯半小時以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飯后散步的好處吧。那么晚飯后散步對身體有什么好處?晚餐后散步有哪些注意事項?
1.有助于減肥
晚飯后健走,能幫助消除身體囤積的過剩的熱量,保持熱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防止發(fā)胖。
2.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jié)過程得到改善,從而收到消除疲勞、放松、鎮(zhèn)靜、清醒頭腦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散步來調節(jié)精神。
3.幫助消化
散步時由于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循環(huán)會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4.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fā)達、血流通暢,進而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
5.有利睡眠
健走強度適中,所產生的輕微的疲勞感,能夠大大提高睡眠質量。但一定要避免運動過度,或者進行劇烈運動。
6.運動風險低
晚上體力和肢體反應的敏感性及適應性均會達到高峰,血糖值相對平穩(wěn),血壓值也是平穩(wěn)或偏低的,在健走時,心跳增快和血壓上升的幅度相對較小,心血管病發(fā)作的風險會相對較低。
1.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鐘散步。每分鐘走80米為宜,每次半小時,會收到較好的鎮(zhèn)靜效果。
2.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jié)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后進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3.高血壓病患者: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后腳跟先落地,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于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4.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fā)心絞痛。應在餐后1小時后再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5.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時間最好在餐后進行,以減輕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后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