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大眾資訊 > 上海腫瘤醫(yī)院請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晚期癌癥并不等于無藥可治

上海腫瘤醫(yī)院請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晚期癌癥并不等于無藥可治

大眾健康網(wǎng) 2022-04-13 10:26

晚期癌癥患者=沒希望?談到晚期癌癥,很多患者的第一反應是失去了治愈機會。其實在目前的醫(yī)療技術條件下,也并非如此。近日,一對夫妻像探親般回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復診(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咨詢熱線:020-38476021)。

“我與我愛人都曾因癌癥被宣布‘死亡期限’,現(xiàn)在我們還活得好好的。”回想之前的經(jīng)歷,楊先生夫婦感慨萬千。

楊先生與王姐夫婦

老公:肺癌伴腦轉移,生存期不到半年

楊先生參加單位里的體檢發(fā)現(xiàn)肺部有問題,去當?shù)蒯t(yī)院做了檢查發(fā)現(xiàn)肺癌晚期。“醫(yī)生說肺癌晚期,跟硬幣一樣大小,腦轉移,縱膈淋巴結轉移。”這能不能治療?能不能手術?當?shù)蒯t(yī)生表示由于多發(fā)縱隔淋巴結粘連到血管,手術難度大,容易造成生命危險,只能選擇保守治療。“這個保守治療,醫(yī)生說我的生存期大約3-6個月。”

雖然醫(yī)生給的定論不是很好,但楊先生家人依舊積極尋找治療。2016年11月,楊先生在家人安排下先去北京做了腦轉移灶伽瑪?shù)斗派渲委煛kS著右肺病情加重,楊先生的兒子聽聞有朋友曾在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治療過,效果還不錯,便想帶楊先生來廣州就診,卻遭受到父親的拒絕。

“我覺得我只有了解自己病情的所有情況,才能有心思并配合治療。”在還未來廣州之前,兒子怕楊先生擔心,隱瞞了一些病情,楊先生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嚴重,但他覺得身體是自己的,他有知情權,這樣自己心里也有個數(shù)。“孩子是好心,但人生在世孰能無病,無非就是個‘死’字。”

了解自己的全部病情之后,12月份楊先生來到我院就診。入院后,楊先生完善相關檢查,其縱隔、右肺門有多個淋巴結腫大,較大者約3.7x2.7cm大小。我院牛立志院長、龍新安主治醫(yī)師等經(jīng)過討論為楊先生提供一個治療方案。

這個方案主要是兩步走:

第一步是先對右肺癌實行冷凍消融手術,減輕腫瘤負荷,控制腫瘤進一步進展;

冷凍消融治療

碘粒子植入

第二步是在縱隔淋巴結轉移灶實行碘粒子植入術,通過植入的碘粒子對病灶進行不間斷的持續(xù)照射,進而殺死不同時期裂變的腫瘤細胞。

約半個多月后,楊先生兩步治療結束,恢復良好的他也出院了?;丶倚蒺B(yǎng)的他除了定期復查,并沒有過度治療甚至是去吃藥,而是戒煙戒酒,并且時不時去旅游,放松心情。

“我這幾年去了好多地方,西藏、貴州都是自駕游,在外面別人看不出我患癌過。”楊先生表示治療后情況越來越好,術后到現(xiàn)在5年多胖了10多斤,整個人神清氣爽。

老婆:膽囊癌晚期,做好心理準備

在所有情況都往好方面發(fā)展的時候,楊先生的愛人王姐又被查出膽囊癌晚期。“我去年年初右腹部疼痛,摸都能感覺到腫塊。”當時的王姐膽囊癌伴肝門、腹腔及腹膜后多發(fā)轉移,當?shù)蒯t(yī)生說無法手術和化療,這個結果對于她來說無疑是宣判了“死刑”。

由于剛好碰上國內(nèi)疫情高峰時期,楊先生只能網(wǎng)上四處尋醫(yī)問藥,咨詢專家,但是得出的結論都是“病情發(fā)展太快,做好心理準備”。一個個不好的回復,讓不想放棄的楊先生很崩潰,但是他還是告訴妻子,“我們要放好心態(tài),我能在廣州復大治好,你也能治好。”就這樣,他們等到疫情緩和后,再次來我院就診。

入院三天后王姐做了腹膜后淋巴結穿刺活檢,術后病理提示為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性腺癌。為局部控制腫瘤,我院專家為王姐實行肝門區(qū)、腹膜后及右下腹腫瘤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術和介入治療。由于術后王姐恢復良好,在經(jīng)過家屬的同意后,我院采取姑息治療聯(lián)合PD-1單抗治療方案,為王姐進一步控制腫瘤。

“我當時3月入院,5月的時候已經(jīng)摸不到腹部腫塊。”這一次的王姐是跟楊先生一起去貴州自駕游后,順路來我院復診。讓他們夫婦感到高興的是,這次檢查在影像上看不到腫瘤的征象。“龍新安主治醫(yī)師說我這個效果比預期還要好。”

不幸又萬幸

夫妻雙雙患癌,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幸卻又是萬幸。“我之前也去過不少醫(yī)院,但是廣州復大是我一直跟周邊人提及與介紹的。”楊先生說廣州復大的技術與人文文化打破了他對醫(yī)院固有的認識。

第一是風氣好,不收紅包,沒有惡習;第二是醫(yī)療技術強,并且針對不同癌癥不同病人情況選擇治療方案;第三是服務質量高,除了護士細心照顧,每次來院就診都安排專車去機場接送由于夫妻二人的好療效,讓他們逢人就夸,遇見有需要的就介紹。“我們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通過口口相傳,讓更多癌癥患者接受治療。”

楊先生表示,患癌是不幸的,但是比起其他患癌者,他們兩公婆又是幸運的,至少目前來看,他們倆是治好了。“既來之則安之”,癌癥也并非那么可怕,除了積極配合治療但絕非過度治療,自身因素也很重要。“即使查出癌變,也不要灰心。你得對治療有信心,積極開朗,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