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健康養(yǎng)生 > 量體溫可以測排卵期嗎?測量體溫可以知道排卵期嗎?[圖]

量體溫可以測排卵期嗎?測量體溫可以知道排卵期嗎?[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7 14:24 基礎體溫懷孕排卵

今年國家正式放開二胎政策,很多母親都忙著備孕二胎,除了身體健康、飲食方面注意外,她們還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監(jiān)測排卵期,利用排卵期同房來提高受孕機率,如排卵試紙、B超監(jiān)卵,抽血檢查等等,但是有一種簡單方便好用的小技巧可以更準確的幫助你監(jiān)測排卵期哦,那就是測量體溫。那么測量體溫真的可以測出排卵期嗎?怎樣的體溫就是排卵期呢?

量體溫可以測排卵期嗎?測量體溫可以知道排卵期嗎?(1)

1、量體溫可以測出排卵期

      基礎體溫與激素分泌息息相關。一般基礎體溫持續(xù)37℃以上,連續(xù)3周,并且排除其他疾病影響的話,通常考慮懷孕的可能性比較大。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兒中心主任醫(yī)師宗利麗介紹,人經(jīng)過6-8小時的睡眠以后,在早晨從熟睡中醒來,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將其視為基礎體溫。女性的基礎體溫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基礎體溫與月經(jīng)周期一樣,呈規(guī)律的周期性變化,正常女性中月經(jīng)期體溫較低,隨著卵泡逐漸發(fā)育,排卵后黃體分泌一種能夠使體溫升高的激素,使體溫升高大約0.3℃-0.6℃,高溫持續(xù)14天左右后孕激素分泌下降,體溫在下次月經(jīng)來潮又會降低。女性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后,可以用監(jiān)測基礎體溫的方法來判斷自己何時排卵,進而選擇同房的時機,提高懷孕概率。如果女性成功懷孕了,受孕激素升高體溫的影響,體溫會較正常女性高,并且持續(xù)不下降,一直維持到分娩。

      

二、備孕吃什么促排卵

1、黑豆

一般的豆類都富含生物雌性激素,而黑豆更是豆類中的佼佼者。建議女性在準備懷孕前,可提前一兩個月多吃豆類食物,調整好身體的狀態(tài),為寶寶的出生做好準備。

2、谷類

谷類有很多,實際上我們日常就有多吃,比如說大米、小米粥。建議女性在備孕期間調整好飲食習慣,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不要去吃什么燒烤、大排檔之類的,正常的健康飲食非常重要。

3、魚湯

一般小孩生下來后,喝魚湯能起到很好的發(fā)奶效果,但實際上在受孕前喝魚湯,也可以幫助促進卵泡發(fā)育,讓你的排卵得以正常進行。喝魚湯比較適用于卵泡發(fā)育不健康的女性,另外魚湯還可以起到保住活血、化瘀、通氣的功效。

4、雞蛋

在備孕期間,你需要補充好蛋白質,日??啥嗍秤秒u蛋、瘦肉、牛奶等食物,讓身體調整為一個最佳狀態(tài),為排卵和即將開始的受孕打下良好的基礎。

5、葉酸

葉酸是維生素B的一種,雖然不能幫助你促進排卵,但它確實備孕期間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之一,能大大的降低畸形嬰兒的出生概率,讓你將來的寶寶健康成長。葉酸一般在受孕前三個月開始提前服用,在受孕后三個月截止。

三、排卵期建議同房頻率

排卵期每2天同房1次

卵子排出后,一般只能存活12——24小時,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內,通常只能活1——3天,因此一般說來從排卵前3天至排卵后1天最易受孕。

如果精子提前起跑,就是說在排卵前1周,每2天同房1次,這樣可以在保證精子質量的前提下,提前、或準時到達輸卵管、與卵子會合形成受精卵。

所以,排卵期最佳同房時間是在排卵期開始后,隔天同房一次,保證精子質量,同時保證受孕幾率最大化,同房之后,女性最好仰臥一會促進受孕。

四、排卵期什么時候同房

有不少過來人表示,在排卵試紙強陽轉弱時同房更易受孕。排卵試紙強陽轉弱因此也成了不少人眼里的受孕最佳時間。

許多姐妹們不知道排卵試紙強陽轉弱是怎么回事,如果排卵試紙使用方法正確,預測排卵看排卵試紙,發(fā)現(xiàn)排卵試紙強陽轉弱盡早同房。影響基礎體溫的因素很多,等發(fā)現(xiàn)基礎體溫上升了,已經(jīng)排卵了,再同房可能來不及了。如果發(fā)現(xiàn)排卵試紙多次強陽轉弱,就需要結合基礎體溫,排卵試紙轉弱后體溫上升了說明排卵了。

理論上精子可以在女性生殖道內存活時間最長達72小時,這樣排卵前2天同房,理論上是有可能受孕的,但是實際上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內存活的時間要看女性生殖道內的環(huán)境,如果有宮頸炎,女性私處炎等情況,可能會影響精子活力和存活時間,進而影響受精能力,排卵一般發(fā)生在LH峰值后,所以許多人也建議排卵試紙轉弱后同房。

所以,理論上說,排卵試紙強陽轉弱時同房似乎更易受孕。不過小編不是很贊同將房事精確至某個時間的某分某秒,只要在排卵期,有了感覺大家就同房吧,不用顧慮太多。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