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在生活中是比較受歡迎的,泥灸是中醫(yī)療法的一種,目前認為此方法具有調整陰陽、舒經活行氣活血、調整臟腑、扶正祛邪等作用,泥灸是運用藥泥在人體的特定部位進行熱敷的一種方法,療效佳,受很多人的喜歡,那么做泥灸有哪些好處?泥灸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和大眾健康網一起看看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做泥灸有哪些好處
2、泥灸需要注意什么
3、泥灸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
1、增強抵抗力
泥灸通過熱刺激使藥物成分逐漸從擴張的毛孔進入體內,這些藥物都具有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寒氣入侵的病癥,泥灸對其緩解治療效果非常好。
2、美化肌膚
泥灸中還含有油脂,對皮膚有潤滑作用,敷后可使肌膚富有彈性,具有美化皮膚的作用,同時通過泥灸肌膚也會排汗,而排汗也是肌膚排毒的一種方式,因此敷后部位會有肌膚毒素減少的現(xiàn)象。
3、驅寒止痛
泥灸當中的藥用成分,大部分都是溫熱性質,用其敷貼在身上再通過熱刺激的治療下,可將人體內的風寒驅除出去,同時泥灸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熱刺激還能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紅腫、疼痛的消散,起到熱敷的相關作用。
4、溫經活血
泥灸中含有的藏紅花,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經解毒等功效;當歸有活血止痛、補血調經等功效;川芎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等功效;雞血藤有活血補血、舒筋活絡等功效,這些藥材的搭配使用可讓泥灸起到溫經活血的作用,適宜風濕骨痛、軟組織損傷、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病的治療。
1、忌溫度過高
泥灸的溫度在使用過程中要時刻詢問體驗者的感受,避免溫度過高燙傷肌膚或出現(xiàn)以外傷害,一般維持溫度在50度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2、禁忌部位
顏面部,心區(qū),大血管部和肌腱處盡量不要施灸,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癥,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禁施泥灸;顏面部及大血管走行的體表區(qū)域、黏膜附近,均不宜施泥灸。
3、禁忌人群
凡屬實熱癥或陰虛發(fā)熱、邪熱內熾等證,如高熱、高血壓危象、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性疾病、皮膚癰疽瘡癤并有發(fā)熱者,月經期的女性,對中藥過敏的患者均不宜使用泥灸療法,以免加重病情,對健康不利。
1、身體器臟保養(yǎng)方面
加強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使得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全方位調節(jié)各個臟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2、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病
調節(jié)氣血平衡,改善寒、濕、熱、邪癥狀。通過藥物吸收增強卵巢能量、滋補子宮、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改善經期不規(guī)則、痛經等現(xiàn)象。
3、風濕骨痛治療
早期利用泥灸的溫熱作用,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加快,疏通經絡,局部的充血、水腫獲得改善,拔除風濕毒素,進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病人自覺癥狀很快減輕并逐漸消失。
4、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臨床上較常見,慢性損傷,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一些肌肉韌帶的慢性損傷更為多見,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肌肉萎縮、攣縮、退變和粘連,并可反復發(fā)作。通過泥灸,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回流增加,減輕腫脹,消除疼痛,治愈率可達100%。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