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低血壓有哪些癥狀?低血壓有什么危害?

低血壓有哪些癥狀?低血壓有什么危害?

大眾健康網 2021-12-07 15:46 低血壓危害癥狀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病,它能誘發(fā)多種疾病。很多人覺得只要血壓不高,低了還開心,覺得不會有其它并發(fā)癥,其實低血壓對人體的傷害也是巨大的。按照西醫(yī)的指標理論,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就可以判定為低血壓。下面,就快和大眾健康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低血壓有哪些癥狀?

2、低血壓有什么危害?

3、低血壓要注意什么

低血壓有哪些癥狀?

1,在低血壓早期,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后較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qū)或枕下區(qū)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兩眼發(fā)黑、眩暈。

2,失神,甚至暈厥倒地,常在突然改變體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fā)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fā)生。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注不足有關。

3,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勞過度所致。

4,低血壓病患者心前區(qū)隱痛、不適,不僅可在體力勞動或緊張腦力勞動時發(fā)作,在安靜時也可發(fā)作,甚至引起心絞痛樣發(fā)作,尤其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這種情況不僅見于低血壓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壓過低本身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產生上述癥狀。

5,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fā)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6,可表現為食欲不振、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血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

低血壓有什么危害?

1、由于血管腔內的壓力長期低于正常水平,所以低血壓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速度會有所減慢,這樣就會導致肢體末端的毛細血管出現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而且器官也可能會受到影響,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器官的功能。

2、我們都知道,血液不斷可以給器官提供氧氣和營養(yǎng),而且還可以帶走器官和組織產生的代謝廢物和二氧化碳,如果患者有低血壓,那么會引起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排放減少,這樣就會對心臟功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且還會對大腦造成危害。

3、長期低血壓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導致患者出現心悸、心慌、頭暈、頭痛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說,還有可能引起暈厥,這樣就會大大提高意外發(fā)生的幾率。

4、除此之外,長期低血壓還有可能引起腦缺血、心絞痛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甚至有可能危害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癥等精神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還有可能留下嚴重的后遺癥,影響患者的一生。

低血壓要注意什么?

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低血壓是指血壓由正常較高水平突然下降,其主要表現為暈厥與休克兩大臨床綜合征;而我們經常所說的低血壓大多為慢性低血壓,可能由內分泌功能紊亂、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營養(yǎng)不良等所致,其中也包括體位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據統(tǒng)計發(fā)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達10%。很多低血壓患者都伴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睡眠不良、胃口不好等癥狀,但也有人無明顯不適。專家介紹,出現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是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huán)緩慢,人體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yǎng)的供應以及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同時,人體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也受到影響。

不但如此,長此以往,我們的身體可能還出現其他功能下降,如視力、聽力下降,誘發(fā)或加重老年性癡呆,跌倒導致骨折發(fā)生,心情壓抑等情況經常發(fā)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貧血可能引起眩暈,低血壓也有眩暈癥狀,此外,兩者還有面色蒼白、全身乏力、頭昏等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認為低血壓一定就會貧血,但專家表示,兩者從病因、基本病理變化、病情的緩急以及治療上都有根本的不同,不可混為一談。貧血屬于血液系統(tǒng)疾病,通常是指血液中紅血球計數和血紅蛋白濃度低于同年齡和同性別正常人的最低值。貧血病人的血壓可以正常,也可以合并發(fā)生低血壓或高血壓狀,它與血壓的改變并無直接聯(lián)系。而血壓是心臟排出血液時對周圍動脈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它主要由心臟的收縮力、血管的彈性以及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流動的血液量來決定的。

低血壓確實更需要平時的注意,低血壓的人平時可以多吃點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還有鐵的食物,像牛奶啊,瘦肉啊都可以多吃一些,還有就是不要搞得自己太累了,適當的休息一下,還有就是多吃一些補血補氣的食物,沒事可以燉點雞湯給自己喝,不要吃一些寒涼或者涼性很重的食物,要少吃醋。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