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社交能力對寶寶有什么意義?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圖]

社交能力對寶寶有什么意義?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5 15:50 寶寶社交戶外活動玩具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城市里面很多人都住在高樓大廈,連自己對門住的人都不認識,然后由于社會上拐賣孩子的人太多,很多父母就把孩子局限在家里活動,很少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么社交能力對寶寶有什么意義?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對寶寶有什么意義?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1)

1、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1、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無法離群索居。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從他人那里獲得信息,學習他人的經(jīng)驗和智能,以及溝通協(xié)調(diào),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2、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是指進行積極的社會交往,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及控制自身行為能力,用以適應社會的心理特征。

3、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和活動能力,然而今天我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們寵著愛著,呵護著,要啥給啥,惟恐待慢著他。他們從出生那時起就生活在一個“獨立王國”似的單元內(nèi),是這個“王國”里的“小皇帝”,他們什么都不缺,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良的習性——不合群。如:有的孩子比較自私,不讓別人碰他(她)的東西;有的孩子有點霸氣,愛發(fā)小脾氣;也有的孩子不愛說話,見人就臉紅,害羞靦腆等表現(xiàn),這些不良的習性將阻礙著他們今后的社會活動。所以,從幼兒起就開始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4、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huán)境,能否協(xié)調(diào)好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決定于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的狀況。幼兒階段的社會性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比傳播知識、訓練技能更為重要。

2、寶寶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

1、寶寶會在交友時成長。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萌發(fā)友誼的種子,這個年齡段他開始將注意力從玩具上轉(zhuǎn)移到小朋友身上,在3歲以前,寶寶與人打交道的許多知識和本領,并不都是從爸爸媽媽那里學來的,而是在于小伙伴的交往過程中獲得的。

寶寶與小伙伴之間的交往,與他同成年人的交往相比,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寶寶通過互相模仿,可學會一個玩具的多種玩法,開闊了眼界,發(fā)展了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一不能占玩具,二要體諒別人,三能在各種社交情景和場合中學會解決矛盾和沖突:他漸漸明白當向小伙伴愉快地微笑、友好地撫摸、高興地拍手、關切地注意時,能得到肯定與接受,獲得分享與合作的歡樂,而當抓人、打人、搶奪別人的玩具時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引起同伴同樣的行為。

2、戶外活動是社交啟蒙好機會。風和日麗之時,抱著小寶寶到戶外活動,不僅可以曬太陽,認事物,學爬、站、走、跑、跳,還是寶寶與同伴交往的好機會,天氣好時會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寶寶到外面曬太陽,一開始寶寶只是進行最簡單的社交行為:對視、相互注意,彼此逐漸熟悉后,大人可以引導寶寶主動與小伙伴握握手、摸摸腳,互相親親臉蛋等,學會稱呼后,每次見面可以互相打個招呼,1歲左右的可以合作玩些游戲。

3、找啊找,找到一個好朋友。寶寶倆倆在一起活動,要比許多寶寶在一起活動更有利于社交行為的發(fā)展,爸爸媽媽可以仔細觀察寶寶的社交活動,留意寶寶最喜歡的那個小伙伴,經(jīng)常制造機會啟蒙他們在一起玩,進行較深入的交往。

4、處理好寶寶的玩具爭奪戰(zhàn)。寶寶的交往多數(shù)時候是圍繞著玩具或物品而發(fā)生的,與伙伴之間的沖突多是因爭奪玩具而起,當別的寶寶想玩他的玩具時,寶寶面臨兩種選擇,要么給別的寶寶玩,要么自己繼續(xù)獨自玩。

無論哪種情況都可能引起沖突,寶寶不會讓別的寶寶搶走自己的玩具,若別的寶寶占有欲很強,一定要搶玩具,這個時候大人不必過于干預,可以從旁指引,比如讓別的寶寶用自己的玩具和寶寶交換,或讓他們一起玩,一起玩時,對方的存在對寶寶有一定的約束性,他能學著注意別人的需求與情感反應,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