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朋友們都喜歡在清晨起床的時候洗澡,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喜歡早上洗澡的朋友們就非常多了,但是長輩們都認為早上洗澡對身體不好,實際上清晨洗澡對身體是有一些好處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那么清早起來洗澡有哪些好處?日常洗澡要注意哪些事項?
1.可以讓心情變好
很多人早上醒來腦袋昏昏沉沉的,甚至還有很嚴重的起床氣。而洗澡不僅能改善個人情緒,更可以給人注入活力和能量,幫助對抗壓力和焦慮,保持身心愉悅。
2.提高人體免疫力
洗澡的水溫一般都略高于人體體溫,可以有效改善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升免疫力。
3.增加肌膚水潤度
缺水是導致肌膚問題出現(xiàn)的罪魁禍首,不管膚質情況如何,洗澡能讓肌膚“喝飽水”,皮膚看起來更好、更潤澤。
1.導致低血糖
早上起來,身體還沒有適應的時候就洗澡,因為沒有進食,加上容易血壓低、血液粘稠,因此,非常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很可能會暈倒。因此,還是不建議早上洗澡。
2.導致血液更粘稠
晚上睡覺的時間,是血液最粘稠的時段,血流也會變得緩慢,如果晨起就洗澡,因為水的溫度高,會加重血液的粘稠,加速對血管的破壞,如果長時間保持這種早上洗澡的習慣,就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2.容易感冒
睡了一個晚上,身體處在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抵抗力也是比較低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洗澡,水溫不適合的話,就非常容易感冒。
3.容易傷元氣
按照中醫(yī)的說法,人是元氣的,它代表著一種精氣神,我們經(jīng)常形容那些委靡不振的人是“傷了元氣”,元氣在腎,睡了一個晚上,身體處在一個修復的過程中,如果晨起就洗澡,等于把剛修復起來的元氣瀉掉,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1.腦血管病患者、癲癇患者、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
2.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冬季可略高些,39到44度都可以。
3.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4.飽餐后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5.酒后不應洗澡。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fā)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fā)生低血糖昏迷。
6.勞動后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后,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fā)生暈厥。
7.血壓過低時不應洗澡。在水溫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易出現(xiàn)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fā)生虛脫。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