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兒童比較高發(fā)的一種疾病,有時候飲食不干凈,就有可能引起腹瀉,兒童的腸胃是比較虛弱的,飲食方面需要做注意,有些食物不宜吃,可以通過喝粥來緩解兒童腹瀉的問題,那么兒童腹瀉吃什么粥好?兒童腹瀉的食療方有哪些呢?
茯苓大棗粥 取茯苓粉30克,大棗15克,粳米30克。先將大棗去核切碎,放入鍋中加水浸泡20分鐘,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時加適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補中,利濕止瀉之功效,適用于患兒脾虛久瀉者。
參蓮大棗粥 取黨參10克,蓮子10克,大棗15克,粳米30克。先將黨參、蓮子研成細末,大棗去核切碎,再將粳米與黨參末、蓮子末、棗肉一起加水適量煮成粥,加白糖少許,即可食用,每天2次。具有益氣健脾止瀉之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之患兒。
糯米固腸粥 取糯米30克,山藥15克。先將糯米炒微黃,山藥研成細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許,白糖適量調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溫中止瀉之功效,適用于小兒脾胃虛寒型腹瀉。
茯苓車前子粥 取茯苓粉30克,車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將車前子布包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時后取出布包,再將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適量調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熱健脾,利濕止瀉之功效,適用于患兒濕重于熱型腹瀉。
山楂神曲粥 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紗布將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后去掉藥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適量白糖調味食用,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之功效,適用于飲食不節(jié)或喂養(yǎng)不當,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兒。
1、怎么辦
一、通過對臨床上的患者進行分析,小孩腹瀉大部分都是由于飲食引起的,因此,我們需要先從飲食上入手,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吃一些流食,養(yǎng)脾胃。如果經常吃一些比較硬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腹瀉。
二、在衛(wèi)生上家長也應該有所重視,如果食物不干凈或者飲食的器具上不干凈,就會導致細菌的產生,會把細菌帶入口中,由于小孩的胃腸道還沒有發(fā)育完善,所以很導致孩子出現腹瀉的癥狀。因此專家建議給小孩應多補充些有益菌。
2、病因
臨床上,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要考慮一下寶寶是不是吃的太多引起的腹瀉,如果是吃的太多,會使寶寶消化不良,引起寶寶腹瀉的,其次就是寶寶有沒有發(fā)燒,是不是伴有咳嗽噴嚏的癥狀。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需要去醫(yī)院,化驗一下糞便,積極的治療。寶寶小,腸胃功能還沒有發(fā)育完善,所以平時要注意好寶寶的飲食,平時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面湯、面條等。
3、多喝水
小孩腹瀉不僅要治療,還有媽媽們也要給寶寶喝足夠的水,一定要保證寶寶有尿,因為寶寶腹瀉,會有很多水分排出。如果腹瀉的次數太多的話,很容易引起缺水的,那樣寶寶就需要輸液了,病情也就嚴重了,還有就是要保持孩子下身的清潔干爽,多用溫水清洗。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