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急性膿胸是怎么回事?急性膿胸該怎么治?[圖]

急性膿胸是怎么回事?急性膿胸該怎么治?[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7 15:03 疾病健康治療

急性膿胸是一種化膿性的胸部疾病,胸部胸膜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就會產生急性化膿。急性膿胸是有局部感染和全部感染兩種情況,分別是局部膿胸和全膿胸,那么,急性膿胸是怎么回事?急性膿胸該怎么治?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急性膿胸的知識吧!

急性膿胸是怎么回事?急性膿胸該怎么治?(1)

1、病因

急性膿胸主要是由于胸膜腔的繼發(fā)可愛染所致。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肺部感染:約50%的急性膿胸繼發(fā)于肺部炎性病變之后。肺膿腫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潰產生急性膿胸。(二)鄰近組織化膿性病灶:縱隔膿腫、膈下膿腫或肝膿腫,致病菌經淋巴組織或直接穿破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單側或雙側膿胸。(三)胸部手術:術后膿胸多與支氣管胸膜瘺或食管吻合口瘺合并發(fā)生。有較少一部分是由于術中污染或術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四)胸部創(chuàng)傷:胸部穿透傷后,由于彈片、衣服碎屑等異物可將致病菌帶入胸膜腔,加之常有血胸,易形成化膿可愛染。(五)敗血癥或膿毒血癥:細菌可經血循環(huán)到達胸腔產生膿胸,此類多見于嬰幼兒或體弱的病人。

2、癥狀表現

患者常有胸痛、發(fā)熱、呼吸急促、脈快、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癥狀,如為肺炎后急性膿胸,多有肺炎后1~2周出現胸痛、持續(xù)高燒的病史。

3、診斷依據

1.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2.X線檢查因胸膜腔積液的量和部位不同表現各異。3.超聲波檢查可見積液反射波,能明確積液范圍并可作出準確定位,有助于確定穿刺部位。4.膿胸的確診,必須做胸腔穿刺抽得膿液。并作涂片鏡檢、細菌培養(yǎng)及抗菌素敏感試驗,依此選用有效的抗菌素治療。

4、治療

急性膿胸的治療原則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膿液、全身支持治療三個方面。

(一)控制感染:根據病原菌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頭孢噻啶,先鋒霉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以靜脈給藥為好,觀察療效并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

(二)排除膿液:是膿胸治療的關鍵。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可用穿刺及胸腔內注入抗菌素治療,多可獲得滿意效果。年齡再大的患者,應盡早施行胸腔閉式引流,排盡膿液。引流術后定期行X線檢查,隨時調整胸引管;保證引流通暢,鼓勵病人多下地活動。

(三)全身支持治療:應包括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鼓勵多飲水。必要時靜脈補液并輸血。

5、急性膿胸護理

1.改善呼吸功能

(1)體位:取半坐臥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有支氣管胸膜瘺者取患側臥位,以免膿液流向健側或發(fā)生窒息。

(2)保持呼吸道通暢:痰液較多者協助排痰或體位引流,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

(3)酌情給氧。

(4)協助醫(yī)師進行治療:

1)急性膿胸:盡早行胸腔穿刺抽膿。可每日或隔日1次。抽膿后,胸腔內注射抗生素。膿液多時,應分次抽吸,每次抽膿量不超過1000ml,穿刺過程中及穿刺后應注意觀察病人有無不良反應。膿液黏稠、抽吸困難或伴有支氣管胸膜瘺者應行胸腔閉式引流。

2)慢性膿胸:①行胸部成形術后:應采取術側向下臥位,用厚棉墊、胸帶加壓包扎,并根據肋骨切除范圍,在胸廓下墊一硬枕或加沙袋1~3kg壓迫,以控制反常呼吸。包扎松緊適宜,隨時調整。②行胸膜纖維板剝脫術:術后易發(fā)生大量滲血,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引流液的性狀和量。若血壓下降、脈搏增快、尿量減少、煩躁不安且呈貧血貌,或胸腔閉式引流術后3~5小時內每小時引流量大于150~200ml且呈鮮紅色,應立即快速輸血,酌情給予止血藥,必要時準備再次開胸止血。

(5)呼吸功能訓練:鼓勵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吹氣球、呼吸功能訓練,促使肺充分膨脹,增加通氣容量。

(6)保持胸腔引流管通暢,維持有效引流:急性膿胸病人如能及時徹底排除膿液,使肺逐漸膨脹,膿腔閉合,一般可治愈。對慢性膿胸病人應注意引流管不能過細。引流位置適當,勿插入太深,以免影響膿液排出。若膿腔明顯縮小,膿液不多,縱隔已固定,可將閉式引流改為開放式引流。開放式引流應保持局部清潔,按時更換敷料,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脫。引流口皮膚涂氧化鋅軟膏,防止發(fā)生皮炎。

2.減輕疼痛指導病人作腹式深呼吸,減少胸廓運動,減輕疼痛,必要時行鎮(zhèn)靜、鎮(zhèn)痛處理。

3.降溫高熱者給予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措施,鼓勵病人多飲水,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4.加強營養(yǎng)鼓勵病人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根據病入口味合理調配飲食,保證營養(yǎng)素的供給。必要時給予少量多次輸血或腸內、外營養(yǎng)支持,以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和營養(yǎng)不良。

5.保持皮膚清潔協助病人定時翻身和肢體活動,按時擦洗身體,按摩背部及骶尾部皮膚,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機體抵抗力。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卤唬3执矄纹秸蓛?,減少摩擦,避免汗液、尿液對皮膚的不良刺激,預防壓瘡的發(fā)生。

6.心理護理護士應經常與病人交談,關心體貼病人,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坦誠回答病人有關疼痛、不適及治療方面的問題,鼓勵病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之能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化膿性胸膜炎(膿胸)是胸部常見病之一,是指胸膜腔受致病菌感染,形成膿液的積聚。依病程的長短,分為急性膿胸和慢性膿胸兩大類。按病原致病菌的不同,分為化膿性、結核性及其他特異病原性膿胸。根據胸膜腔受累的范圍可分為局限性(包囊性)膿胸和全膿胸。

病因:

急性膿胸主要是由于胸膜腔的繼發(fā)可愛染所致。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肺部感染:約50%的急性膿胸繼發(fā)于肺部炎性病變之后。肺膿腫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潰產生急性膿胸。(二)鄰近組織化膿性病灶:縱隔膿腫、膈下膿腫或肝膿腫,致病菌經淋巴組織或直接穿破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單側或雙側膿胸。(三)胸部手術:術后膿胸多與支氣管胸膜瘺或食管吻合口瘺合并發(fā)生。有較少一部分是由于術中污染或術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四)胸部創(chuàng)傷:胸部穿透傷后,由于彈片、衣服碎屑等異物可將致病菌帶入胸膜腔,加之常有血胸,易形成化膿可愛染。(五)敗血癥或膿毒血癥:細菌可經血循環(huán)到達胸腔產生膿胸,此類多見于嬰幼兒或體弱的病人。

癥狀表現:

患者常有胸痛、發(fā)熱、呼吸急促、脈快、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癥狀,如為肺炎后急性膿胸,多有肺炎后1~2周出現胸痛、持續(xù)高燒的病史。

診斷依據:

1.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2.X線檢查因胸膜腔積液的量和部位不同表現各異。3.超聲波檢查可見積液反射波,能明確積液范圍并可作出準確定位,有助于確定穿刺部位。4.膿胸的確診,必須做胸腔穿刺抽得膿液。并作涂片鏡檢、細菌培養(yǎng)及抗菌素敏感試驗,依此選用有效的抗菌素治療。

治療:

急性膿胸的治療原則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膿液、全身支持治療三個方面。

(一)控制感染:根據病原菌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頭孢噻啶,先鋒霉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以靜脈給藥為好,觀察療效并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

(二)排除膿液:是膿胸治療的關鍵。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可用穿刺及胸腔內注入抗菌素治療,多可獲得滿意效果。年齡再大的患者,應盡早施行胸腔閉式引流,排盡膿液。引流術后定期行X線檢查,隨時調整胸引管;保證引流通暢,鼓勵病人多下地活動。

(三)全身支持治療:應包括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鼓勵多飲水。必要時靜脈補液并輸血。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