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yǎng)科普 > 怎樣吃火鍋更健康?如何健康吃火鍋呢?[圖]

怎樣吃火鍋更健康?如何健康吃火鍋呢?[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7 20:26 火鍋午餐晚餐

火鍋是很多人都愛吃的美食,火鍋可以煮很多不同的食材,味道一般比較重,吃起來非常的麻辣,讓人有食欲,不過火鍋吃太多,對腸胃不好,吃的時候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才能吃得更加健康,那么怎樣吃火鍋更健康?如何健康吃火鍋呢?

怎樣吃火鍋更健康?如何健康吃火鍋呢?(1)

1、怎樣健康吃火鍋

1.多放些蔬菜

火鍋佐料不僅有肉、魚及動物內(nèi)臟等食物,還必須放入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

2.適量放些豆腐

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種豆制品,在火鍋內(nèi)適當(dāng)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而且還可發(fā)揮石膏的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3.加些白蓮

白蓮不僅富含多種營養(yǎng)素,也是人體調(diào)補的良藥?;疱亙?nèi)適當(dāng)加入白蓮,這種葷素結(jié)合有助于均衡營養(yǎng),有益健康,加入的白蓮最好不要抽棄蓮子心,因為蓮子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4.可以放點生姜

生姜能調(diào)味、抗寒,火鍋內(nèi)可放點不去皮的生姜,因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

5.調(diào)味料要清淡

調(diào)味料如沙茶醬、辣椒醬,對于腸胃刺激大,使用醬油、麻油等較清淡的佐料可避免對腸胃的刺激,減小“熱氣”。

6.餐后多吃些水果

一般來說吃火鍋三四十分鐘后可吃些水果。水果性涼,有良好的消火作用,餐后只要吃上一兩個水果可防止“上火”。

2、吃火鍋為什么上火

(1)吃火鍋次數(shù)太頻繁

一周吃幾次火鍋合適?一般來說,一兩周吃上一次便可,吃多了容易上火。有的人體質(zhì)平和,甚至覺得自己的體質(zhì)偏寒,吃多少次火鍋都不會上火,可實際上,只要你連續(xù)三天吃火鍋,等到第四天就會發(fā)現(xiàn)牙齦腫痛、牙痛、口腔潰瘍,臉上起了小疙瘩,長痘了。中醫(yī)認為,這是因飲食不當(dāng),導(dǎo)致胃與大腸熱盛,熱邪上攻于肺,肺熱上攻于面,復(fù)感邪毒而發(fā)病。

(2)湯料或調(diào)料的辛辣

一般來說,四川紅湯火鍋最刺激,辣椒、花椒、大料等一系列辛辣配料全在鍋底。吃這個火鍋雖然相當(dāng)惹味,但是由于過于刺激,吃多了常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調(diào),內(nèi)生燥熱濕邪,繼而出現(xiàn)上火,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角糜爛、嘴唇燥裂、口腔潰瘍、腹痛、腹瀉等。

(3)過多偏溫肉食

吃火鍋不少人愛以羊肉、牛肉、狗肉等高熱量食物為主,殊不知這些食物多偏溫性,以羊肉為例,羊肉補血壯陽,屬于大熱之品,因而吃了羊肉,人會渾身暖和。但是如果內(nèi)熱較盛的人,吃了羊肉就會有上火的跡象。

火鍋里的湯水煮久了,湯水就變得燥熱,再加上雞肉、羊肉、牛肉等都偏溫。所以,吃火鍋煮得久,鍋里的食物“燥上加燥”,人吃了特別易上火。

(4)入口食材辛辣、滾燙

肉、菜都是從熱騰騰湯鍋里撈出來,立即被送到口里,溫度可想而知有多高。陳延說,如果趕著熱辣時入口,會刺激咽喉黏膜,使得黏膜充血、增厚,咽部出現(xiàn)異物感、灼熱感,咽痛,在吞咽時加重,這便是吃熱辣滾燙的食物導(dǎo)致的急性咽炎。

還有一些人因為口腔黏膜受高溫、高熱刺激出現(xiàn)“脫水”現(xiàn)象,因而吃完火鍋之后,嘴唇脫皮干裂,這也是上火的典型表現(xiàn)。

(5)盲目添加滋補藥材

湯底里加點藥材,一來養(yǎng)生進補,二來去除食物腥氣,因而滋補火鍋深受大眾歡迎。然而,這些藥膳滋補火鍋并非人人都能吃,像沙參玉竹老鴨湯,只適用于肺燥、干咳、便秘等患者,對于陽虛、寒痰者則適得其反,因而自己是否適合進補,這還要看自己的體質(zhì)是否適合。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xué)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