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鴨肉,常見的食材之一,選擇鴨肉燉湯在夏季也是比較流行的。鴨肉的味道是非常鮮美的,尤其是將它煲湯喝,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免疫力。那鴨肉能與甲魚一起吃嗎?具體介紹如下!
本文目錄
1、鴨肉能與甲魚一起吃嗎?
2、鴨子與什么一起燉營養(yǎng)?
3、吃鴨肉有哪些作用?
鴨肉和甲魚肉一起吃當然沒有上面的情況那么嚴重,但是鴨肉和甲魚肉一起吃的話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比如會引起腹瀉還有水腫登的一系列的癥狀,當然鴨肉是比較容易消化的。所以我們一般第二天就可以食用這些不能夠跟鴨肉一起吃的食物。
一、鴨子冬瓜湯
鴨子燉冬瓜不僅熱量低,口感清爽,湯品鮮美,而且從中醫(yī)食療的角度,冬瓜有很明顯的利尿、排濕的作用,對于腎炎、肝病或者心衰造成水腫的患者,適當食用冬瓜能夠起到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還富含膳食纖維,可潤腸通便、預防肥胖,具體做法如下
1、準備材料:鴨肉、冬瓜、胡蘿卜、姜片、醬油、大蒜、食鹽、雞精。
2、把鴨肉清洗干凈后斬件,涼水放入鍋里。
3、加幾片姜片、蔥苗煮開并不斷把水面的血沫浮物去掉。
4、然后把冬瓜、胡蘿卜鴿子洗凈切塊。
5、之后燒一鍋開水,把準備好的光鴨肉倒入,中火繼續(xù)煮30分鐘。
6、30分鐘后加入冬瓜、胡蘿卜繼續(xù)中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鴨肉、冬瓜熟爛。
7、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雞精調味即可。
二、香菇鴨湯
香菇鴨湯是一道色味香俱全的菜肴,具有補血、養(yǎng)顏、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準備食材鴨肉300克、香菇30克、紅棗10克、生姜一個、料酒、食用鹽、味精適量。
2、接著將鴨肉清洗干凈,切塊,在水中焯水之后撈出。
3、然后將香菇泡軟,紅棗清洗后去核。
4、緊接著將鴨肉、生姜片、香菇、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料酒,加清水沒過食材。
5、最后大火燒開后,用下火燉1小時,放食用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三、蘿卜燉鴨塊
蘿卜味甘、性涼,入肺、胃、大腸經,而鴨肉味甘、咸,性寒,歸脾胃經,兩者一起搭配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養(yǎng)胃生津等功效,以下是具體做法:
1、首先準備鴨肉、白蘿卜、蒜、姜等食材。
2、然后將鴨肉焯水后撈出備用,白蘿卜清洗后切塊,姜切片。
3、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放入鴨肉翻炒,至鴨肉變黃后,加入料酒適量,放入姜、蒜、蘿卜,一起大火煮開。
4、接著小火燉40分鐘,最后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四、山藥燉鴨湯
山藥燉鴨湯味道鮮美,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人體適量食用能夠補充營養(yǎng),起到美容養(yǎng)顏、養(yǎng)血補血、滋陰補陽等功效,以下是具體做法:
1、首先將山藥清洗后去皮,放入水中浸泡去淀粉。
2、然后將鴨肉清洗后,切成大塊,和生姜冷水下鍋煮開,去除浮沫后撈出。
3、接著用溫水清洗鴨塊表面的剩余浮沫和雜質。
4、緊接著將蔥段、姜片、鴨肉、山藥一起中小火燉40分鐘。
5、最后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五、鴨肉胡蘿卜湯
胡蘿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口感清甜,和鴨肉一起搭配食用,能夠補充人體營養(yǎng),起到美容養(yǎng)顏、補氣血等功效,以下是具體做法:
1、準備食材鴨肉100克、胡蘿卜200克、料酒10克、芭蕉5個、鹽3克、味精1克。
2、將鴨肉清洗后,切塊,在水中焯水后撈出。
3、接著將鴨肉倒入清水中,加入料酒、生姜片小火煮。
4、水開后放入切好的胡蘿卜,最好切成斜片。
5、最后煮30-50分鐘后,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六、海帶燉鴨湯
海帶中含有碘、硫酸多糖、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能夠降低膽固醇、排除放射性物質,和鴨肉一起食用,能夠起到養(yǎng)血補血、美容養(yǎng)顏、健脾養(yǎng)胃等功效,具體做法如下:
1、將鴨肉清洗血水后,切成小塊,海帶泡開后,清洗泥沙切成方塊,蔥姜切好備用。
2、然后將鴨肉焯水后撈出,控干水分。
3、鍋中燒油,放入姜片,煸香,然后放入鴨肉繼續(xù)翻炒。
4、鴨肉顏色變?yōu)槲ⅫS后,放入鹽、料酒、生抽上色。
5、接著放入適量的水,水開后放入海帶,一起中小火燉40-60分鐘。
6、最后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1、增強食欲。鴨肉的脂肪分布均勻,含量適中,食用起來不容易有黏膩的感覺,而且鴨肉易于消化,食用以后有增強食欲的效果。
2、清熱涼血。鴨肉是一種偏寒性的食材,所以對于本身體質偏燥熱的人來說,食用以后有很好的清熱涼血的功效。
3、滋陰補虛。鴨肉中含有豐富的無機物和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的作用。
總結:鴨子肉是一道常見的食材,營養(yǎng)豐富又味道鮮美,常常與其他食材一起燉湯來喝,但大家在做的時候不建議與甲魚一起燉!要不然加重寒氣,引起腹瀉!
運動后體重的增加并不一定表示減肥失敗。它可能是由于水分攝入、肌肉生長或液體滯留所致。減肥的效果應綜合考慮體重變化、體脂率和身體形態(tài)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