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我們平時少不了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有運動的習慣,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多好處的,當然不同的人喜歡的運動是不一樣的,而且習慣的運動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飯前運動,有的人喜歡飯后運動,那吃飯后多久可以運動?飯前運動好還是飯后運動好?
飯后盡量不要運動。
在吃飯之后食物都聚集在胃部,這時是胃負重最大是時候,適合靜坐或靜站,等食物慢慢消化進入腸道后方可進行運動,尤其是比較劇烈的運動一定要等食物消化完全,避免肚子疼。
人在吃飯之后,食物并沒有很快的消化完全,是儲存在胃內(nèi),等胃分泌足夠多的胃酸之后才能開始消化,再慢慢進入腸道進行吸收,這個過程一般需要1~1.5個小時,因此,吃飯后的1小時內(nèi)胃的負重最大,這時候運動很容易出現(xiàn)胃下垂。
在進食后的2小時內(nèi),人體的血液大多數(shù)都會聚集在腸系膜血管內(nèi),及時的進行食物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運輸,這時候大腦的供氧最低,若這時候再進行運動,消耗掉血液中的氧氣,容易出現(xiàn)頭暈現(xiàn)象。
在吃飯之后的2小時是胃腸的消化時間,需要大量的酶和血液供給,而運動也需要血液供養(yǎng),在飯后運動容易分化掉聚集在腸道的血液,導致食物消化吸收不完全,甚至引起消化不良。
吃飯2小時后可運動。
正常情況下,一次進食在兩小時內(nèi)即可全部消化完全,在前1小時是消化的高峰時期,因此,運動最好是在吃飯2小時之后,若是吃得比較少,可在1小時開始運動,在運動前先需要進行熱身運動,避免肚子疼。
飯前由于腹中是空空的,脂肪細胞內(nèi)還沒有新的脂肪酸進入,而進行運動的話可以將其引出來轉(zhuǎn)化為熱量而消耗掉,健身減肥效果還要比飯后好,只不過飯前運動不宜過于劇烈,尤其是有些餓的時候,以免出現(xiàn)低血糖。
1.手掌向上伸直,手臂向外打開再緩緩的往后拉直感覺胸部、肩部、手臂肌肉呈緊繃狀態(tài)。動作配合呼吸,做5組。
2.左腳向前跨一大步,膝蓋彎曲,超過腳尖,后腿繃直,做壓腿動作。動作配合呼吸,壓腿8下,換邊,并重復相同動作,做2組。
3.身體直立,雙臂屈肘于胸前,兩手十指交叉互握,繞環(huán)活動腕關節(jié)。同時左腳向后半步,腳跟起,腳尖點地由外向內(nèi)繞環(huán),活動踝關節(jié)。換邊,并重復相同動作,做5組。
4.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一手向上伸直橫越頭部向外伸展,另一首叉腰,腰部向外彎曲伸展。動作中配合呼吸,彎曲15下,換邊,并重復相同動作,做5組。
5.兩手手掌交叉互握,向上推伸直到感覺到緊繃點停住,保持不動。動作配合呼吸,且停留10秒鐘以上,做5組。
6.一手抓著另一首的手肘,向著頭部方向緩緩的往內(nèi)拉。動作中配合呼吸停留15-20秒,換邊,并重復相同動作,做5組。
7.右腿向右跨一步,膝蓋彎曲,超過腳尖,后腿繃直,做壓腿動作。動作配合呼吸,壓腿8下,換邊,并重復相同動作,做2組。
8.坐在地板上左腿放平,另一條腿將其跨越成彎曲狀。右手緩緩將彎曲的右膝蓋往內(nèi)推,直到感覺肌肉緊繃。動作中配合呼吸,停留15-20秒,做5組。
9.坐在地板上,雙腿伸直,身體向前傾斜,雙手向腳趾方向伸展。動作中配合呼吸,停留10-15秒,做5組。
10.單腿站立,抓住另一腿的腳踝,然后慢慢的往后拉到臀部,注意盆骨不要傾斜,同時保持軀干的直立。動作中配合呼吸,停留15-20秒,換邊,并重復相同的動作,做5組。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