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月經不調中醫(yī)怎么調理?中醫(yī)如何治療月經不調?[圖]

月經不調中醫(yī)怎么調理?中醫(yī)如何治療月經不調?[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1:51 月經不調中醫(yī)調理

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面臨著月經不同的問題,讓女人月經不調的因素有很多,比方說個人的飲食,睡眠,生活方式,再就是婦科疾病,還有就是情緒都是會影響女人的月經的,那么,月經不調中醫(yī)怎么調理?中醫(yī)如何治療月經不調?下面來看看。

月經不調中醫(yī)怎么調理?中醫(yī)如何治療月經不調?(1)

1、月經不調的中醫(yī)治療

月經不調看中醫(yī)有用嗎?當然有用,中醫(yī)治療月經不調,往往先采用周期療法,減少出血量,再調節(jié)卵巢的功能,根據女性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的氣血陰陽情況來調節(jié),如果能夠堅持,用中醫(yī)治療效果更好。

1、宮寒型

這種體質常發(fā)生于愛吃冰冷食物的女性。經量較少或顏色較暗,有些在月經來前或來潮時小腹冷痛,劇烈時甚至臉色發(fā)青,四肢冰冷,熱敷則疼痛可稍微減輕。診察時,常可發(fā)現(xiàn)舌質顏色較淡,舌苔白,脈沈緊。

治宜溫經散寒,并應忌吃生冷的食。用生姜15克,艾葉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雞蛋1個去殼攪拌,放入湯內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葉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會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2、血瘀型

經量過少或有血塊,經血顏色紫或暗黑,月經來潮時小腹疼痛,血塊排出后疼痛稍微減輕,嚴重者甚至不孕,常見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

治療時宜活血化瘀,取益母草15克,雞蛋1個。加水同煮。熟雞蛋去殼,吃蛋飲湯。治月經延后或痛經。

3、氣血虛弱型

月經后錯,量少、色淡、質稀,頭暈心慌,倦怠乏力,納呆,面色不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療應該益氣養(yǎng)血調經。方藥有黨參、炙黃芪、白術、茯苓、熟地、白芍、當歸各15克,川芎10克,陳皮6克。

2、月經不調辯證調理

1、氣虛證

宜食補腎健脾,攝血固沖之品,如豬肝、蛋黃、山藥、豆?jié){、菠菜等。食療方:烏雞歸芪湯、參芪大棗粥、核桃蓮子粥。

2、血熱證

宜食清熱涼血之品,如冬瓜、綠豆芽、黑木耳、藕、梨、桑椹等,也可服用鮮柏飲(鮮蓮藕、側柏葉攪爛榨汁加蜂蜜)、薺菜花煎水服。食療方:鮮藕粥、地藕葡萄膏(鮮藕汁、葡萄汁、地黃、蜂蜜)。

3、肝郁證

宜食疏肝解郁,養(yǎng)血調沖之品,如橘子、金橘、佛手、陳皮等,可飲玫瑰花冰糖飲。食療方:黨參枸杞絲瓜湯、佛手青皮蜜飲(佛手、青皮、郁金、蜂蜜)。

4、血疼證

宜食活血化瘀調經之品,如油菜、黑豆、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捎么ㄜ骸㈦u蛋、紅糖加水煎煮;食療方:益母草汁粥、桃仁紅花粥(桃仁、紅花、粳米、紅糖)、黑豆川芎粥。

3、月經提前半個月原因

1、減肥

脂肪是女性成熟的重要條件,是女性月經和生育的能量來源,如果身體脂肪總量少于體重的17%以上,就會影響性器官的發(fā)育和月經的來臨。研究還表明,女性進食脂肪過少,天長日久就會使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反過來可能引起月經的推遲甚至閉經。

2、便秘

便秘也是女性經期紊亂的主要殺手之一,直腸內大便過度充盈后,子宮頸會被向前推移,子宮體則向后傾斜。如果長時間反復發(fā)生子宮后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子宮壁會發(fā)生充血,并失去彈性。如果子宮長久保持在后傾位置,就會發(fā)生腰痛、月經紊亂。

3、排卵性出血

有些女性在排卵期會少量出血,醫(yī)學上定性為假性月經,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亂造成的排卵期卵泡進入子宮引起的出血,量少而色紅,時間比較短。這也是很多人誤認為自己一個月來兩次月經的緣故。

4、心理壓力

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如果長期處于壓力下,會抑制下丘腦垂體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爾蒙及不排卵,月經就會開始紊亂。同樣,長期的心理壓抑、生悶氣或情緒不佳,也會影響到月經。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