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秋天肝火旺怎么辦?秋天肝火旺喝什么好呢?[圖]

秋天肝火旺怎么辦?秋天肝火旺喝什么好呢?[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5 16:16 肝火按摩羅漢果茶紫甘藍

很多人在秋季的時候肝火很旺盛,想要去肝火就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這樣才不至于讓自己的肝火太過旺盛,秋季本身就有秋燥,人都很煩躁,如果肝火還降不下來,就很容易發(fā)脾氣,那么秋天肝火旺怎么辦?秋天肝火旺喝什么好呢?

秋天肝火旺怎么辦?秋天肝火旺喝什么好呢?(1)

1、降肝火招數(shù)

1、按摩三大穴位

中醫(yī)認為,人體有三大“去火穴”,常按摩這三大“去火穴”,可除燥去肝火。

內(nèi)庭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癥、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nèi)庭穴。內(nèi)庭穴是在第二腳趾和第三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太沖穴位于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并且中醫(y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fā)熱、口干等癥狀,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由于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shù),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2、舒暢情志,少動肝火

要注意舒暢情志,俗話有說“大動肝火”,多形容勃然大怒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肝火旺與外界的刺激有一定的關系。肝火旺導致易怒,但情緒上的大起大落、暴躁易怒也容易刺激肝郁化火,導致肝火上升。

因此要降肝火,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舒暢情志,心平氣和,也就是要注意調(diào)整心情,穩(wěn)定情緒。另外,要減少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

3、羅漢果茶去火最合適

羅漢果五花茶具有去痰火除燥咳等功能。一般為放涼飲用,在天氣轉(zhuǎn)換時較多飲用。同時此茶味道中帶有5種干花的濃郁花香,對于北方人來說,喝起來感覺很特別。在炎熱的夏季,經(jīng)常飲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生津解渴、除濕清熱、潤腸排毒的作用。

將羅漢果用流動水沖洗干凈,同紅糖、金銀花、葛花、雞蛋花、木棉花和槐花一起放入湯鍋中。在湯鍋中加入冷水,用大火煮沸,再轉(zhuǎn)小火慢慢煮制約2小時。待鍋中余下的湯水僅剩1/3時,將五花茶的料渣潷除即可。

4、多補水有利肝臟排毒

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體內(nèi)的毒素幾乎都要經(jīng)過肝臟代謝,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水,水分不夠,體內(nèi)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釋,較難排出體外,這對肝臟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這時我們要多喝水,補充體內(nèi)流失的水分。首先,多喝水是為了補充干燥的秋季造成的身體水分的流失,避免內(nèi)臟缺乏水分。其次,及時補充水分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加速身體代謝廢物的排出,這些代謝廢物產(chǎn)生的毒素被排出身體,減輕了對肝臟的損害,起到了清洗身體內(nèi)部的洗滌作用。

5、枸杞泡水養(yǎng)肝陰

枸杞水是對眼睛和肝臟都非常有利的茶水,對于經(jīng)常喜歡熬夜的人來講,肝臟是重點保護對象,每天取10克枸杞堅持泡水,也就是一小把的樣子,對養(yǎng)肝陰和修復肝細胞是很有益的,重在堅持。

中醫(yī)認為,枸杞子泡水喝有4大養(yǎng)生功效。其一是滋陰明目,降肝火。常用電腦的人眼睛容易疲勞,用枸杞泡水喝,可以滋陰明目。在天氣比較熱時,泡水喝可除肝火。其二是有利于睡眠,改善體質(zhì)。其三常喝枸杞茶,可充實正氣,補氣養(yǎng)血,還能壯陽,被益為“水果偉哥”。最后一點也是女性為啥喜歡用枸杞泡水的原因,那就是美白養(yǎng)顏、抗衰老。這是因為枸杞中的β-胡蘿卜素含量比胡蘿卜高,維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鐵含量比牛肉高。天然的β胡蘿卜素抗衰老、抗癌及預防日照皮膚損傷。因此,女性應常喝些枸杞茶。

6、每天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休息時間影響著肝臟的健康。晚上的11點到凌晨3點的這段時間,血液會流經(jīng)肝臟、膽,身體應該處于完全的休息狀態(tài),肝臟的代謝和修復才能順利的進行。長期睡眠時間不足的人,容易導致肝火上升的問題。

專家建議每天晚上10點左右應該準備上床休息,保證每天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不建議進行太耗損腦力的工作,用力過度容易影響睡眠質(zhì)量。除了晚上的休息足夠之外,白天也應該做到恰當適時的休息,身體累了的時候最好可以隨時的調(diào)節(jié),例如中午睡個午覺等。

7、常吃紫甘藍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蘿卜、卷心菜、紫甘藍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蔥、大蒜、花椰菜,它們都可以增強身體的排毒功能。每天吃兩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此外,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各種強效抗氧化物質(zhì),能幫助我們消除污染,加快自身的排毒過程。它們還含有被稱為硫配糖體的天然化學物質(zhì),能排除各種毒素,包括致癌物質(zhì)。研究表明,每周吃3次十字花科蔬菜能將患結(jié)腸癌的風險性降低60%。

8、平補清補,不可溫燥飲食

秋季的食補應選擇平補、清補,不可溫燥助肝火,也不可選擇寒涼、油膩、黏滯之品,避免傷脾胃陽氣。秋季空氣干燥,而燥易耗傷津液,此時應多補充水分,少量多次飲溫開水最好。

對于上火的人,可以進食薏米仁粥、赤豆粥、蓮心粥、百合粥等,這些粥清涼素凈,容易消化;甲魚湯,可以滋陰瀉火;炒螺螄,有清肝瀉火之效;椿芽拌豆腐,可以清肝胃火;薺菜,可以涼拌、熬湯,包水餃或是作為夏餅餡,也可以用來熬粥。

需要提醒的是,兒童不宜食煎、炸、燒烤、辛辣之品,也不宜食冰激凌等生冷食品。孕婦則要增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攝入,如蛋、牛奶、瘦肉、豆制品,多吃新鮮的時令蔬菜,少吃甜食及油膩葷腥食物,飲食不宜過咸。

2、去肝火食療法

1、冰糖雪梨水

雪梨又被稱作快果、玉乳,因鮮嫩多汁被稱為“天然礦泉水”。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對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燥結(jié)癥較為適宜。梨還有降血壓、鎮(zhèn)靜的作用。其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能保護肝臟和幫助消化。

2、荸薺汁

荸薺營養(yǎng)豐富,汁多味甜,自古有“地下雪梨”、“江南人參”之美譽。有溫中益氣、清熱開胃的功效。臨床上可用于緩解熱病煩渴、痰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癥狀。荸薺榨成汁,甘甜解渴又降火,還可以幫助平衡內(nèi)分泌。

3、芹菜粥

冬季常使人肝火上升,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癥。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熱,容易“上火”的人常食有益。芹菜可以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盛、皮膚粗糙的人來說很有益處,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肝火旺盛者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4、海帶綠豆湯

海帶是化痰、消炎、排毒、通便的理想食物,綠豆具有清熱解暑、清肝降火之功。綠豆和海帶的結(jié)合,讓這道綠豆海帶湯不但能夠緩解肝火旺盛,緩解頭痛目眩、口苦口干等癥狀,還可輔助治療早期高血壓。

5、蓮子百合湯

百合味甘、微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據(jù)《別錄》記載,可除浮腫腹脹、寒熱、通身疼痛,可用于治療肺熱、肺燥咳嗽、勞嗽咯血、低熱虛煩、驚悸失眠等癥。由于肝火旺盛而導致的內(nèi)分泌失調(diào)不妨試試蓮子百合湯。

6、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白茅根具有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特別適合冬天食用。豬肺味甘,性平,可補肺虛、止咳嗽。所以本湯具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適用于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或內(nèi)分泌失調(diào)者服用。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