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母親怎樣淡化小孩的戀母情結?如何淡化孩子的戀母情結?[圖]

母親怎樣淡化小孩的戀母情結?如何淡化孩子的戀母情結?[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20:22 孩子睡覺寶寶

現(xiàn)在有很多媽媽都說自己的小孩特別的喜歡黏自己,她們?yōu)檫@感到很驕傲,其實,如果長期這樣,可能會導致小孩長大以后,會有戀母的情結,什么事情都依賴母親,自己沒有想法,這種現(xiàn)象非常的不好,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如何淡化孩子戀母情結。

母親怎樣淡化小孩的戀母情結?如何淡化孩子的戀母情結?(1)

1、淡化孩子的戀母情結

但近些年來,由于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都格外被嬌寵,尤其是母親,更喜歡孩子的依戀和天真,時刻不敢也不舍得放手,人為地延長或加劇“戀母情結”,過多地剝奪孩子與父親交往的機會。

甚至一些男孩一直與母親同睡一床,而父親被冷落一邊,以致青春期剛剛到來便出現(xiàn)許多問題,一些年輕媽媽常常驕傲地說,兒子如何地粘自己,晚上睡覺必須撫摸她身體的某些部位才能入睡。

母親的過分愛憐,會造成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賴性強,孤僻不合群,不會與同齡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陽剛之氣等等問題。所以,新媽媽必須和寶寶一起戰(zhàn)勝“戀母情結”.

抽身而退疏離法要戰(zhàn)勝寶寶的“戀母情結”,媽媽首先要先解放自己。這時候其實是丈夫該出手的時候了,丈夫應該對妻子曉以利害,比如“戀母情結”的危害,或者收集一些資料,隆重推薦某處美容院的水平不錯、某商廈正在促銷,把妻子說得心思活泛,恨不能立刻將孩子拱手相讓以換個自由身。

但疏離不等于突然離開。要慢慢地給寶寶一個適應期,比如一次不要離開寶寶太長時間,慢慢延長,不然會給寶寶帶來不安全感,造成不能信賴媽媽的心理。

李代桃僵法現(xiàn)代家庭,經常出現(xiàn)四個老人搶著帶孫子的現(xiàn)象。這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可以齊上陣,時不時替女兒或媳婦抱抱孩子,可以讓寶寶養(yǎng)成關注新事物的好習慣,而不會只粘媽媽一個人了。

母親怎樣淡化小孩的戀母情結

媽媽也不用時刻不離寶寶,可以離寶寶遠一點或做自己的事情,讓他跟其他人玩,但要讓他看到你。

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還可以請丈夫坐在一邊摸摸寶寶的小手小腳,同他說說話,讓他的小眼睛里看到的不只是媽媽的笑臉……慢慢地,就會李代桃僵,避免出現(xiàn)除了媽媽,寶寶誰也不要的現(xiàn)象。

投其所好法寶寶雖然小,但肯定也會慢慢形成自己的所好,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水,那么這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獨立玩耍的機會,但視線不要遠離寶寶,孩子還缺乏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分享快樂法帶寶寶到公園、游樂場、兒童樂園等人多的地方去,并協(xié)助寶寶和別的孩子和家長交朋友,讓寶寶與別的孩子一起玩一些游戲,比如教寶寶把玩具分給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讓寶寶學會和別人分享快樂。

淡化孩子的“戀母心理”

1.5--3歲是關鍵

孩子在1.5~3歲時是敏感性和依賴性最強的時期,如果媽媽過分保護和溺愛孩子,就會人為地造成寶寶嬰兒化心理期的延長,干預了寶寶獨立性的形成。

嬰兒時期,媽媽的懷抱、愛撫等良性刺激對嬰兒的身心發(fā)育極為有利,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媽媽還如嬰兒一般對待寶寶,就會不知不覺地強化了孩子的戀母心理。

母親怎樣淡化小孩的戀母情結

孩子過分地依戀母親,整日圍著媽媽轉,生活圈子過于狹窄。對孩子智能發(fā)展、合群行為的養(yǎng)成等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xù)發(fā)展下去,還會造成寶寶性格孤僻和感情脆弱,不能適應社會。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是社會的一員,他必須同各種人接觸,必須具有社會化的感情,將來才能融入社會中。

讓孩子與其他親人接觸

讓孩子同其他親人多接觸,培養(yǎng)廣泛的親情。請寶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阿姨、姑姑等親人來家中做客、小住,也可以讓寶寶到親戚家中去生活一段時間,讓孩子適當離開媽媽,消除他的依賴性。

多為孩子找小伙伴

多為孩子找小伙伴,培養(yǎng)他對同伴的感情。讓寶寶與小伙伴們互相串門,一起玩耍,使寶寶逐漸體會到生活中不僅有母子之情和親人之愛,還有友情。

不常對孩子做親密動作

不要經常對孩子做對待嬰兒般的親呢動作,如過多地親吻、擁抱、撫摸其身體等。要讓寶寶意識到自己已慢慢長大了,不需要媽媽像對待嬰兒那樣對待自己,逐漸淡化寶寶對媽媽的依戀。

培養(yǎng)孩子獨自睡覺的習慣

有些孩子晚上非要媽媽摟著睡,否則就不肯入睡。這種寶寶往往較瘦弱,膽小,愛哭,缺乏獨立性。從小養(yǎng)成獨睡習慣,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些缺點。

2、如何教育孩子

首先,教會孩子遵守規(guī)則。

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需要一個有序的社會,規(guī)則是有序的前提。父母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要遵守規(guī)則,不要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遵守,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就不遵守。在一個十字珞口上,該你通過的時候有人闖紅燈,你對他大加斥責;到了另一個十字路口,不該你通行的時候,你闖了紅燈。孩子看在眼里,心里就要想了:為什么有時候紅燈亮了不能通過,有時候就可以?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社會當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道理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

其次,教給孩子如何與人交往。

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障礙是許多心:理問題發(fā)生的一大根源。人際交往能力應該從小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要教給孩子學會尊重別人,不能說在家中他是中心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在社會上也是中心,處處讓別人照顧自己,只考慮自己的感受。還應讓孩子學會采用積極的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避免情緒化的表達。多鼓勵孩子與同輩交往,不能出于所謂的愛護而限制孩子與同輩交往的機會。

第三,教會孩子正視,采用恰當?shù)姆椒ū磉_情緒。

人生總有幾分不如意,挫折和坎坷是難免的,遇到挫折時難免會悲傷、沮喪、生氣、憤怒。有文獻報道,女性的平均壽命要高于男性,而原因之一便是女人不如意的時候會哭出來,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稱為宣泄,前提是首先要承認自己是悲傷了,自己是憤怒了,即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情緒。為人父母,要多教會孩子一些表達情緒的語言,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教會孩子獨立。

孩子遲早要作為一個個體獨立于社會,因而在適當?shù)臅r候,父母要允許孩子發(fā)展自己的東西,擁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當孩子與父母有了不同的看法時,父母不應擺出家長的樣子來命令孩子聽自己的,而應站在平等的立場上,與他進行傾心的交談,聽聽他的心聲,讓他覺得父母已經感到并尊重他的成長。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雖然你不放心他自己過馬路,不放心他自己去學習,不放心他自己交朋友,甚至不放心他自己找戀人,但是這些事情最終要由他自己去做,父母無法替代。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