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常常會因為一些意外的原因而出現肩關節(jié)的脫位的狀況, 而肩關節(jié)的脫位是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的,所以許多人都會小心謹慎地護理,那么肩關節(jié)脫位應該怎么辦才好?肩關節(jié)脫位的護理方法具體是怎樣的?
一、疼痛的護理措施
給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如內服舒筋活血湯、活血止痛湯或筋骨痛消丸等,外敷活血散、消腫止痛膏等,分散患者注意力,如聽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或針刺止痛等,必要時口服止痛藥物。
二、固定的護理措施
1、前脫位。復位后腋窩置一棉墊,上臂內收,內旋位固定于胸臂一側,前臂屈90度用三角巾懸吊固定3周。合并大結節(jié)骨折者,固定時間延長1~2周。對腋神經麻痹的病人可用外展架固定。1~8周可恢復。
2、后脫位。復位后采用肩人字石膏固定,維持上臂外展35度,輕度外旋,肘位于軀干平面的稍后方。
三、功能練習
固定期間肩關節(jié)脫位的護理措施應加強手指和腕的活動,避免發(fā)生關節(jié)僵硬和廢用性肌肉萎縮。新鮮脫位1周后去繃帶,保留三角巾懸吊前臂,開始練習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運動,2周后去除三角巾,開始逐漸做有關關節(jié)向各方向主動功能鍛煉,如手拉滑車、手指爬墻等運動。
四、理療、熱敷
在功能練習基礎上配合理療、熱敷,對肩關節(jié)的恢復更加有利。尤其是陳舊性脫位,固定期間應加強肩部按摩理療。
1、所有新鮮肩關節(jié)脫位,一經診斷,應視為急癥,在適當麻醉下,早期手法復位,不得延誤。
2、常用復位方法有:
(1)牽引回旋法:此法優(yōu)點是術者一人操作,一般效果尚可。但操作中膚骨上端受到扭轉及杠桿應力狡大,如果手法復位時施力過大,有發(fā)生臉骨上端骨折的可能。
(2)手拉足蹬法:患者仰臥位,術者半坐于患側床旁,雙手握住患者腕部,將一足跟置于患側腋窩部(右肩脫位者,術者用右足,左肩脫位者,術者則用左足),使之在牽引過程中起到向外推動朧骨頭的杠桿作用。雙手沿患者上肢縱軸向下牽引,足跟向上蹬住腋窩部),同時旋轉和內收上臂,此時膿骨頭即可復位。此法較可靠,簡單易行,效果較好。
3、復位后,上臂置于內收、內旋、肘關節(jié)屈曲60°位置。用頸腕吊帶(或繃帶)固定患肢于胸壁2—3周,去除固定后,逐步進行肩關節(jié)功能鍛煉。
1.充分熱身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提高肌肉組織的興奮性、反應能力和對抗能力,循序漸進地加大對抗程度,對減少關節(jié)脫位是有幫助的。
2.順勢翻滾專業(yè)運動員在跌倒時的一些自我保護措施,也值得普通人借鑒。例如,排球運動員在魚躍救球或足球運動員在沖撞后跌倒時,都會順勢翻滾,將直接伸手撐地改為手掌撐地后逐步由肘部、肩部依次著地完成翻滾。有時,運動員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個圈,好像受力很嚴重,但馬上就能站起來繼續(xù)投入對抗,原因就在于,他們著地時的巨大沖擊力在翻滾中被身體多個部位分擔,從而不會集中在某個位置導致嚴重損傷。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