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yǎng)科普 > 秋季喝什么湯養(yǎng)胃?秋季哪些湯喝了養(yǎng)胃?[圖]

秋季喝什么湯養(yǎng)胃?秋季哪些湯喝了養(yǎng)胃?[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9 18:29 養(yǎng)胃秋季喝湯

秋冬季節(jié)是比較適合喝湯的,秋季之后,天氣開始逐漸轉冷,需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喝湯能夠讓身體更加的暖和,而且喝湯還能夠幫助養(yǎng)胃,秋季以免胃部受涼,喝些養(yǎng)胃的湯是很好的,那么秋季喝什么湯養(yǎng)胃?秋季哪些湯喝了養(yǎng)胃?下面為大家介紹。

秋季喝什么湯養(yǎng)胃?秋季哪些湯喝了養(yǎng)胃?(1)

1、秋季養(yǎng)胃湯

1、豬肚黃芪湯

材料:豬肚1個,黃芪20克,紅棗5顆,枸杞10克,食鹽少許。

做法:

1、將豬肚洗干凈,然后將黃芪、紅棗、枸杞洗干凈,紅棗去核,一同放入豬肚里面。用棉線縫好。

2、準備湯鍋,鍋內加水,放入豬肚,用大火煮開后就調成小火燉煮2個小時。

3、最后關火后撈起豬肚,解開棉線,放入調味料后裝盤就能食用了。

功效:這道豬肚黃芪湯有助于改善人們秋季食欲不振的現象,同時具有健脾益氣、消食開胃的功效。還適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2、紅棗山藥豬肚湯

材料:紅棗100克、山藥200克、豬肚半個約250克、生姜片10克。

做法:

1、將洗凈切好的大塊豬肚,放入裝水的鍋內大火煮1小時。

2、加入山藥一起繼續(xù)煮30分鐘后,將紅棗及生姜片一并置入鍋內,煮15~20分鐘即可。

功效:此湯中,山藥性味甘平,具有益氣健脾、止瀉等作用。紅棗健脾益胃、補益氣血和養(yǎng)血安神等功效。豬肚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

3、茶樹菇燉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茶樹菇30克、胡蘿卜半根、姜4小片、鹽適量。

做法:

1、排骨切塊洗凈備用。茶樹菇提前半小時泡發(fā)好。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姜切片備好。鍋下水燒開后,放入排骨焯水,然后洗凈排骨表面浮沫。

2、將排骨、茶樹菇、胡蘿卜和姜片放加內膽里,加入適量的水。把后把內盅放入電燉盅里,蓋上蓋子,加入適量的水。

3、調到筋骨鍵。四小時后聽到響鈴就燉好了,加入適量鹽即可開吃。

功效:蘑菇養(yǎng)胃最好。茶樹菇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19.55%,并且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質元素。中醫(yī)認為,該菇性甘溫、無毒,有健脾止瀉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4、蓮藕紅豆章魚煲豬踭湯

材料:蓮藕800克,紅豆、蓮子各50克,紅棗5個,章魚干1只,豬踭500克,陳皮1/3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洗凈,蓮藕去節(jié)、切段。

2、紅豆、蓮子、章魚稍浸泡;紅棗去核。

3、豬踭切塊,與生姜一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蓮藕能健脾、開胃、養(yǎng)血。紅豆亦為旺血之食材。豬踭為豬肉之上乘,常為廣東民間入湯之用,關鍵此湯中加入章魚干既養(yǎng)陰又讓湯味更鮮美、可口。此湯甘潤鮮美可口,有健脾益氣、養(yǎng)胃生津、滋陰補腎之功。

5、花膠豬肚湯

材料:花膠、豬肚、胡椒。

做法:

1、將花膠放到冷水中浸泡;兩天后,將花膠煎成小片。放到紫沙鍋里先行熬煮。

2、將豬肚洗干凈。待花膠煮得差不多,將豬肚,胡椒一起放進去;湯熬好后,將豬肚撈出切塊,再放到湯里煮開,調味便可。

功效:清淡滋潤的花膠豬肚湯,養(yǎng)胃清潤?;z就是魚膠,即魚肚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干后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對身體很有好處,有美容,滋陰,養(yǎng)胃等功效。

6、芋頭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芋頭150克,蔥15克,姜10克,精鹽8克,紹酒20克。

做法:

1、羊肉剔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蔥、姜拍破備用。

2、芋頭洗凈,切成2厘米厚的長塊;芋頭與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蔥、姜、胡椒粉、紹酒,先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

3、轉用小火燉至熟爛,撈出羊肉晾涼。

4、羊肉切成片,放入碗內,把原湯中的蔥、姜除去,略加調味,連芋頭一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功效: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等多種成分,具有健脾、散結、調節(jié)中氣、化痰、添精益髓等功效。與羊肉搭配,也是一道養(yǎng)生良品,有健脾暖胃的功效。

2、養(yǎng)胃粥推薦

1.南瓜粥

原料:南瓜、糯米粉。

做法:先將南瓜去皮去瓤切塊,放在容器內加少許水在微波爐內高火煮十分鐘。取出搗碎,為了讓它更順滑,沒有大的顆粒,最好放在攪拌機里攪一下。然后把南瓜泥放在鍋里加少許水煮開。糯米粉先用涼水調勻,倒進鍋里,攪拌均勻,再加適量的糖即可。

功效:南瓜含有豐富的果膠,可以起到排毒作用,還可以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

2.紅薯粥

材料:紅薯、粳米。

做法:將新鮮紅薯洗凈,連皮切成小塊。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水。將紅薯塊和粳米一同放入鍋內,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煮至粥稠,依個人口味酌量加入白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紅色補脾益氣,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通便作用。

3.小米粥

材料:小米150克、紅棗5-10顆、花生碎少許、瓜子仁少許、紅糖10克。

做法:小米淘洗干凈,放入湯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紅棗洗凈,去核,紅棗肉切碎備用。取湯鍋,注入適量清水,燒開后放入小米,轉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開花時放入紅棗碎,攪拌均勻后繼續(xù)熬煮,待紅棗肉軟爛后放入紅糖,花生碎拌勻,再熬煮幾分鐘就可以關火。

功效:小米健脾養(yǎng)胃,清淡易消化,還通大便,抗衰老。

4.山藥百合大棗粥

材料: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將以上材料洗凈,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后,文火熬煮成粥,每日2次食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的功能,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一起煮粥非常養(yǎng)胃。

5.糯米麥粥

材料:糯米500克,小麥600克,白糖適量。

做法:以上材料一起煮成稀粥,食時加白糖即可。

功效:補腸胃、強氣力、養(yǎng)心神、斂虛汗。

6.麥皮牛奶粥

材料:麥皮100克,牛奶300G克,砂糖100克,黃油5克,鹽適量。

做法:麥皮煮粥(線以水浸泡約半小時)將熟時加牛奶,再煮約10分鐘,加白糖、黃油、鹽煮至麥皮已爛。

功效:益氣健胃,可治經常胃脘疼痛,腹脹,噯氣吐酸等癥。也是胃或十二指潰瘍者的食療飲食。相關精彩閱讀:養(yǎng)胃粥:南瓜子小米粥的做法

7.牛肉粥

材料:鮮牛肉50克,糯米100克,姜、蔥、油、鹽適量。

做法:鮮牛肉加糯米于砂鍋內煮成粥加姜蔥油鹽各少許,再煮2-3沸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滋養(yǎng)腸胃。不宜涼吃需趁熱食用。

8.羊肉粥

材料:羊肉150-200克,粳米100克,蔥3枚,姜3片,細鹽少許。

做法:羊肉切丁,與粳米于砂鍋煮粥。趁熱服用,冬季為佳。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壯胃健脾。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