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需要多注意養(yǎng)生,才能保持身體更加健康,秋季的時候,養(yǎng)生是很有必要的,秋季天氣干燥,而且溫度變化大,對中老年人來說,抵抗力下降,需要養(yǎng)生保健,增強抵抗力,那么中老年人秋季如何養(yǎng)生?中老年人秋季養(yǎng)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一、叩首法
叩首,顧名思義就是磕頭,“學(xué)道本無門,叩首先有益”。但是,我們練的叩首不是頭碰地,而是頭叩手背,就像是我們趴在桌上打盹時將額頭壓在手背上的感覺。然后按叩頭的樣子,以額頭部分(鼻根至前發(fā)際線)撞擊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異,中醫(yī)養(yǎng)生本著由輕而重的原則。抬頭再叩時要有一個頭后仰的動作,每15次為一小節(jié)。接著從鼻根到下巴輕輕“撞揉”手背,每反復(fù)10次為一小節(jié),“撞揉”時面部始終與手背相貼進行(“撞揉”時頻率要快。如震顫一般),兩節(jié)為一組。
如此可使任督二脈在頭部順接,養(yǎng)生保健為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高血壓患者暫不練此功)。
二、震動尾閭法
先雙腿盤坐。雙腳微盤能交叉即可,然后用腳掌外緣骨用力站立(站的過程中膝蓋不可觸地)。這個方法不需要完全站立起來,只要臀部離地10至30厘米就行。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時正好使尾骨撞擊地板,這個動作就完成了。這種撞擊面積較大,安全無痛。為保萬無一失,開始臀部可墊棉墊,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幫忙拽起也可,中醫(yī)養(yǎng)生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動尾骨,使任脈會陰穴與督脈長強穴得以順接。這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關(guān)鍵一步(有骨結(jié)核、骨質(zhì)疏松及急性腰扭傷者,忌用此法)。
別小看這一站一坐。站時吸氣使整個脊椎督脈氣沖灌頂,落下呼氣時自然氣沉任脈丹田,乃用意而不用力妙法。這對婦科病、肛腸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還可強壯肝腎功能,且能降壓安神,治療腰膝疼痛。養(yǎng)生保健只要鍛煉時從容和緩,不急不躁,鍛煉后都會有氣力大增的感覺。
三、壁虎爬行法
我們都看過壁虎或諸如蜥蜴、鱷魚的爬行吧,本節(jié)這個動作就完全依照它們來進行,爬行得越像越好。但是在地板上練時不用真的往前爬,如果真的向前移動了,那就必然是四肢在用力,而這個鍛煉法四肢是不用力的。所有動作的完成雖然主要是靠胸腹和腰的力量,但我們卻不可把意識集中在那里,而應(yīng)集中在“爬”上——此時你就是一只壁虎,自然放松得像壁虎那樣去擺動肢體就可以了。
記住壁虎的所有動作都要有,因為你就是一只壁虎。爬時大腿內(nèi)側(cè)和上肢內(nèi)側(cè)以及胸腹部都會直接接觸地板,所以要注意為防止地板過涼、皮膚擦傷等問題,應(yīng)先有些簡單的防護措施。
此法主要用來打通任脈,對增強五臟功能效果卓著,尤其對肝臟有很好的養(yǎng)護作用,對腸胃疾病、便秘、婦科病痛經(jīng)、不孕等諸癥都有很好的療效,減肥消脂的作用也非常明顯。任脈乃陰經(jīng)之海,總調(diào)陰經(jīng)各脈,對于更年期婦女尤為重要。
四、踏步搖頭法
放松仰臥于地板,兩手抱于頸,好像要做仰臥起坐,頭略微抬起,現(xiàn)在我們開始做原地踏步的動作。
腳跟貼著地板,兩腳一收一伸踩著虛空,做原地踏步的動作就對了。動作不要大,同時頭隨著腳的伸縮而向左右擺動,收左腳時頭向右擺,收右腳時頭向左擺。這個動作主要是鍛煉整個脊椎,也就是督脈。督脈是陽經(jīng)之海,總攝各條陽經(jīng),養(yǎng)生保健能夠升發(fā)人體陽氣。所以這個方法只要練上幾下,就會讓人渾身發(fā)熱、氣血旺盛,尤其對于腎臟有很好的強壯作用,且活血通絡(luò)作用很強,可治療虛寒及腰腿病,對心臟及腦供血不足的人效果明顯,對于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不過要注意的是,練此法時脊椎供血非常旺盛,正是要打通督脈,但是有些人脊椎長期有瘀血阻滯,或側(cè)彎,或膨出,或鈣化,這時就會感到脊椎某些部位會產(chǎn)生一些較強烈痛感,也就是好血在沖擊這些病灶。不必擔(dān)心,這種痛感很快就會過去。為了使鍛煉更加順暢安全,鍛煉要循序漸進,時間寧少勿多,以不疲勞為準。另外,養(yǎng)生保健如在練完此法后取俯臥位,讓人用掌根從頸一直按摩到尾骨,常會發(fā)現(xiàn)有格外疼痛的點,需稍加仔細按摩,這樣可加速打通督脈。
1、沙參銀耳粥
原料:沙參50克,銀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制作:沙參洗凈,放入陶器罐內(nèi),放入清水,先煮30至40分鐘,去沙參,放入銀耳,粟米(均洗凈),再煮1小時放入冰糖,再熬10至15分鐘,即可食用。
2、生地麥冬粥
原料:生地黃50克,麥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錢枝桔餅30克。
制作:將生地黃、麥冬洗凈,切成碎片,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nèi),放入陶器罐內(nèi),放入清水,先煮1小時,撈去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凈)熬粥30分鐘,即可食用。
3、杏仁川貝百合粥
原料:杏仁30克,川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
制作:先將杏仁、川貝母、百合洗凈,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nèi),先煮1小時,撈去藥渣后放入粳米(洗凈),再煮20至30分鐘,即可食用。
4、芝麻花生豬肝山楂粥
原料:芝麻50克,花生50克,豬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
制作:將花生去殼,將芝麻放入陶器罐內(nèi),注入清水,先煮1小時,花生熟后,放入粳米(洗凈)煮30分鐘后,再放入豬肝、山楂,煮5至10分鐘,即可食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