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阻擋了很多人外出的腳步,很多人都覺得出門勢必會汗流浹背,于是就會選擇待在家里,但其實待在家里也會讓自己很熱,而且如果在家里吃一些辣味食物,就很容易上火,那么夏季吃西紅柿可以降火解毒嗎?夏天吃芹菜炒肉片可以降火嗎?
1、牛奶:牛奶很多人認為夏季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夏飲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中醫(y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fā)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夏季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凍成冰塊食用,否則很多營養(yǎng)成分都將被破壞。
2、大豆:大豆在滋陰、去火的同時還能補充因為高溫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質(zhì)。
3、西瓜:性涼,吃了不會引起上火心煩,而且含有豐富鉀鹽,能彌補人體大量流失的體內(nèi)鉀鹽。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過3個小時。
4、西紅柿:在夏季最多最甜,營養(yǎng)也最豐富。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5、梨:因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最佳的補水護膚。
6、草莓:中醫(yī)認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
7、空心菜:空心菜的學(xué)名叫蕹菜,營養(yǎng)豐富,所含的維生素比番茄還要高。由于其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素,因此,空心菜在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上,具有獨特的作用。中醫(yī)典籍記載,空心菜性涼,搗成汁后服用可解食物中毒,外用還可以起到消腫、祛毒火的作用?,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空心菜的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預(yù)防感染,夏季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1、清補涼
材料:黨參、薏米、蓮子、百合、銀耳、玉竹、沙參、淮山藥、芡實、枸杞子、蜜棗各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置砂鍋內(nèi),加水沒過藥面,大火燒開,改小火煨成。
特點:味道可口宜人,實為家常夏補食品。
功效:清熱解暑,補脾益腎,涼潤心肺。
2、山楂豆腐
材料:豆腐850克,山楂糕30克,豆油50克,淀粉10克,白糖、蔥、姜、蒜、醬油、鹽適量。
做法:把豆腐、山楂糕切成小塊。分別放入熱豆油鍋中煎透;用蔥、姜、蒜末來熗鍋,再投入煎好的豆腐塊、山楂糕塊;用剩余調(diào)味品兌好汁,倒入鍋內(nèi),用淀粉勾芡,調(diào)勻出鍋即成。
特點:口味酸甜,咸中微辛。
功效:山楂性味甘酸,消食健胃,活血化瘀,可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
3、皮蛋淡菜粥
材料:粳米、松花蛋、淡菜(干)、鹽、香油、料酒
做法:將淡菜用熱水浸泡發(fā)軟,擇洗干凈,放入碗內(nèi),加料酒,上籠蒸至爛熟;皮蛋(松花蛋)去殼,切成碎米粒狀;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待粥將成時,再下入淡菜、皮蛋粒、鹽,熬煮至粥熟;加入少許香油拌勻,即可盛起食用。
特點:咸鮮味,適合胃口不好時食用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去火,降血壓,祛耳鳴
4、芹菜炒肉片
材料:豬肉(瘦)、芹菜、姜、淀粉(玉米)、醬油、白砂糖、花生油、鹽、味精
做法:將豬瘦肉洗凈,切絲,加入少許濕淀粉、醬油、白糖、花生油、精鹽等拌勻腌制;芹菜去根,洗凈,切段;起油鍋,下姜片爆香,放入肉絲炒至剛熟,取起;下芹菜爆香,下鹽炒熟,加入肉絲燴勻,調(diào)入味精、白糖等即可。
特點:咸鮮味,清淡爽口
功效:健脾開胃,清熱去火,降壓降脂,適合眩暈頭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小便短赤等人群食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