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烹飪技巧 > 烹飪中放鹽的技巧有哪些?烹飪時什么時候放鹽最好?[圖]

烹飪中放鹽的技巧有哪些?烹飪時什么時候放鹽最好?[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2-11 00:37 烹飪食鹽膳食

在制作各種美味膳食的時候,食鹽是經常用掉的調味品,這種調味品的加入時間,對食物的味道影響也是很大的,那么烹飪中放鹽的技巧有哪些?烹飪時什么時候放鹽最好?烹飪中的放鹽技巧其實很簡單,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具體的情況吧。

烹飪中放鹽的技巧有哪些?烹飪時什么時候放鹽最好?(1)

1、烹飪時放鹽技巧

1.加熱初放鹽:腌制、肉類蒸菜、燒菜

一般情況下,口味濃重的葷菜要在烹調前,預先對菜品的部分食材進行腌制調味,才能充分入味。比如,魚香肉絲、糖醋里脊中的肉要先腌一下才能使肉質內外鮮香。還有一些菜肴需要掛糊或清蒸,由于后面無法調味,也需要在加熱前放鹽,如汆丸子、炸雞排、粉蒸肉等。家常菜肴烹調中,燒菜也是常見的烹調方式,如紅燒肉、麻婆豆腐等需要小火燒制的,需要在加熱之初就放鹽,才能料味十足。

2.后半程放鹽:燉肉、燴菜、炒菜

有些菜過早放鹽,容易影響整道菜的品相和口感。如烹制牛肉燉土豆時,如果先放鹽會使肉的纖維組織過早收緊,導致無法充分入味。因此,無論是燉肉還是燴菜,烹制到七八分熟時加鹽,能使肉質軟熟,味道鮮香。另外,做湯時最好起鍋前放鹽,能使湯中食材的蛋白質、鈣、鐵等營養(yǎng)素溶解得比較充分,令湯更加鮮美。炒蔬菜也應后半程放鹽,否則先放鹽會讓食材出水帶走維C及其他水溶性維生素。

3.烹調后放鹽:涼拌、燒烤、蒸蔬菜

加熱結束后放鹽的菜肴很少,一般只有涼拌菜、燒烤和蒸蔬菜。如大拌菜、涼拌海蜇絲等涼拌菜需要把食材處理和焯熟后,再放入醬油、醋、香油等調味料,攪拌均勻后再加鹽。

燒烤為了突出咸香、酥嫩的口感,往往需要佐以椒鹽粉、辣醬、鮮汁等蘸料,如鹽酥雞、醬烤豬排等成為烹調后加鹽的典型菜肴。

蒸蔬菜時,建議在出鍋后淋上適量醬油調味即可,用了醬油后就應當少放或不放鹽、味精、雞精等,以免鹽攝入超標。

2、食鹽的注意事項

1、食鹽有沒有保質期

許多家庭在購買或使用食用鹽的時候,大多不會關注食用鹽的生產日期,也不會計較食用鹽的保質期,往往是像搞大促銷似的屯購一大堆食用鹽留作備用。時間長了,咸味沒有改變,認為食用鹽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食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它是咸味的主要來源。氯化鈉的化學性質非常穩(wěn)定,所以,不論存放多久,咸味是不可能改變的。但咸并不能說明它沒有變質。因為食鹽除了含氯化鈉之外,還加有碘化鉀,盡管碘化鉀的性質比較穩(wěn)定,但長期在光照、風吹和受熱的情況下,碘化鉀中的碘元素也會因揮發(fā)而使食鹽中的碘含量降低,影響補碘效果。因此,食鹽是有保質期的,它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以三年為宜。

2、炒菜用食鹽爆鍋

碘鹽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鉀的形式加入的,碘酸鉀的性質比較穩(wěn)定。但是,在烹調過程中,碘化鉀遇高溫會分解成碘揮發(fā)掉。如果炒菜時油一熱就把食鹽放入鍋中,由于溫度很高,會導致碘元素揮發(fā)。所以,炒菜時應盡量在菜將要出鍋時再加鹽,這樣可保證碘元素少揮發(fā)。

3、食鹽裝在開口容器中

很多家庭在烹飪時,多習慣把鹽放在順手的位置,而且不會將盛放鹽的容器封住。其實這樣很容易導致食用鹽的變質。

碘鹽應存放在加蓋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內,而且應遠離灶臺,避免高溫。最好放在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或吸潮。

4、加碘與不加碘鹽的區(qū)別不大

部分人特別是農村的老年人,不理解食鹽加碘的意義,認為吃鹽就是吃它的咸味,與有碘無碘無關,食用加碘與不加碘鹽的區(qū)別不大,這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如果是碘缺乏病患者,不吃加碘鹽會加重病情,如果是甲亢患者,吃加碘鹽同樣也會加重病情,而普通人如果長期不吃碘鹽,身體缺碘,也會致病。

5、食鹽的食用量越少越好

食鹽的食用量過多或過少都有害。一般人都知道,高鹽飲食有如下的危害:一是可引起高血壓,使腦中風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二是損傷胃黏膜,導致胃潰瘍、胃炎等胃病。三是使呼吸道疾病加重引發(fā)哮喘等。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對鹽的攝取過少的話對人的身體也有一定損害。

食鹽過少會現(xiàn)頭痛、倦怠、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癥狀。醫(yī)學專家告訴我們,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6克,就可以滿足機體對鈉的需求。

6、海鹽比食鹽含鈉少

專家經過調查顯示,有61%的人認為,海鹽比食鹽含鈉更少。其實,海鹽與食鹽的含鈉量是相同的,都為40%。而專家表示,雖然海鹽富含鎂、鉀和鈣等微量元素,但是這些營養(yǎng)素也可通過其他食物獲得結果。

7、炒菜不加鹽,鈉就不過量

經過專家調查發(fā)現(xiàn),在日常飲食中,有超過75%的鈉來自加工食品。那么超市中現(xiàn)成的湯料包、沙拉醬、罐裝或瓶裝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鈉。而且食物標簽上“低鈉”定義為“不超過140毫克”。血壓正常吃鹽也要適量.

8、血壓正常,吃鹽不必擔心

其實高血壓僅僅是多鹽食物的一種并發(fā)癥。如果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攝入過量,而且還會導致老年肥胖癥、糖尿病和心臟病危險更大。即使血壓正常的人群,每天鈉攝入量也應控制在1500毫克。

9、長期高鹽易患骨質疏松

長期高鹽飲食的人們更容易患腎結石和骨質疏松癥等疾病,但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弄明白原因。最近,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發(fā)現(xiàn)可能是鈉離子代謝造成的。

平時在生活中常見的食用鹽以碘鹽居多,但其實食用鹽有許多種類。除原鹽、精鹽外,還有以精鹽為基礎添加各種微量元素或營養(yǎng)、風味物質的特種食鹽。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