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哪些習慣容易傷害肝臟健康?養(yǎng)肝有哪些方法?[圖]

哪些習慣容易傷害肝臟健康?養(yǎng)肝有哪些方法?[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3:08 肝臟養(yǎng)肝護肝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掌管這人體的代謝作用,對于身體的調節(jié)有很重要的作用,肝臟如果受到傷害,很容易導致人體的代謝功能容易受到損害。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習慣都容易傷害肝臟的健康,為了保證身體的健康,一定要遠離這些習慣,那么男士養(yǎng)生哪些傷肝壞習慣需要遠離呢?男人如何養(yǎng)肝?。

哪些習慣容易傷害肝臟健康?養(yǎng)肝有哪些方法?(1)

1、容易傷害肝臟健康習慣

一、暴躁易怒

易怒者:中醫(yī)云:“憂傷脾,怒傷肝?!敝嗅t(yī)認為,在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就是怒,怒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氣郁滯,時間一長易惹肝病上身。

人在情緒劇烈波動時,體內荷爾蒙分泌失去平衡,導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影響肝的血液供應,使肝細胞因缺血而死亡,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憂傷脾,怒傷肝”。

解決方法:調節(jié)情志

調節(jié)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始終擁有一份好心情,有益于肝的養(yǎng)生保健。

情緒護肝的核心是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fā)、順暢而長保健康。

易怒者:中醫(yī)云:“憂傷脾,怒傷肝。”中醫(yī)認為,在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就是怒,怒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氣郁滯,時間一長易惹肝病上身。

二、愛喝啤酒

如果已經患了腎臟方面的疾病,又無限制地大量喝啤酒,會使尿酸沉積導致腎小管阻塞,造成腎臟衰竭。

解決方法:每年驗尿

如果在驗血的時候,發(fā)現(xiàn)腎臟有問題,恐怕腎功能此時已經受損不輕了,與其等驗血來了解腎臟,還不如平時就定期進行尿檢,因為驗尿是了解腎臟最為簡便快捷的方法。

三、不愛喝水

大部分男人對喝水都沒多大興趣,甚至不覺得它重要,但其實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重大傷害。我們體內新陳代謝的廢物主要是由肝臟和腎臟處理,僅占人體體重1%的腎臟卻要接受全身1/4的心輸出量,每分鐘會有1-2公升的血液經過腎臟。

因此,腎臟接受的廢物遠遠多于其他臟腑器官。腎臟最重要的是負責調解人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代謝生理活動所產生的廢物,并排于尿中,但在其進行這些功能的時候,需要足夠的水分來進行輔助。

解決方法:多喝水

養(yǎng)成多喝水的習慣可以沖淡尿液,讓尿液快速排出,不僅能預防結石,攝食太多鹽時也有利于尿液變淡,從而保護腎臟。

四、吃太多肉

美國食品協(xié)會曾經建議,人類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攝取量為0.8克,也就是說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只能攝入40克蛋白質,因此一天也不能吃多余300克的肉,從而避免對腎臟造成太大的傷害。

解決方法:食用適量蛋白質

如果尿中發(fā)現(xiàn)有尿蛋白,又吃了太多肉類,長期如此會使腎功能受到損害。每餐肉類和豆制品的攝入量應控制在手掌大小約0.5公分厚度,如果有慢性腎炎的人,這個量應該再減少。

五、不當食用蔬菜水果

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這是一般人的觀念,不過對于有慢性腎功能障礙的人來說,蔬菜水果這些平常被認為有助天然降血壓的食物中含高鉀成分,長期食用反而會造成他們腎功能的破壞。

其實對腎功能不佳的人來說,鉀也是會加重腎臟做工的成分,對腎的傷害很大。

解決方法:科學食用蔬果

如果患有慢性腎功能障礙,就應該注意適當食用蔬果,避免對腎臟造成影響。不喝太濃的蔬果汁、火鍋湯、菜湯,飲食以清淡為宜。

六、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不只讓你發(fā)胖,過剩的脂肪向身體中部堆積,肝細胞被脂肪塞滿,自然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且,比起首先胖在腿部和臀部的女性,一胖首先在肚子上的男性更容易中招。

解決方法:積極運動

積極從事體育鍛煉是護肝的又一有效方法,因為運動既可削減超標體重,防止肥胖,消除過多脂肪對肝臟的危害,又能促進氣體交換,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保障肝臟能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yǎng)料。

從護肝角度看,一要選好運動場地,以場地寬廣、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的地方為佳;二要選擇好鍛煉項目,以鍛煉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低強度動態(tài)運動為好,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鐘大約110~120步)、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繩、游泳、打太極拳等。

每天1次,每次持續(xù)20~30分鐘,以運動后疲勞感于10~20分鐘內消失為宜。

2、養(yǎng)肝的常用方法

1,減輕肝臟負擔

我們知道肝臟不但是人體中最大的消化器官,還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解毒器官,要減輕肝臟負擔得從這二大方面來減負。

首先肝炎病人的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少吃油膩,辛辣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特別是在肝臟急性炎癥期間。

其次是保持胃腸道的通暢,人體內的有毒物質十之八九來自于腸道中細菌對食物殘渣的分解,多食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利于排便通暢。

2,補硒養(yǎng)肝。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其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體內的病毒難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

硒是強有效的免疫調節(jié)劑,可刺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增強,有利于改善肝病患者多種癥狀,如甲型、乙型肝炎患者補硒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大改善食欲缺乏、發(fā)力、面容晦暗等癥狀。

硒麥芽粉、五味子為主要原料的養(yǎng)肝片,調節(jié)免疫,對養(yǎng)肝、護肝和增加肝病患者的食欲有良好作用。

3,增加肝臟營養(yǎng)

肝臟的營養(yǎng)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葡萄糖,因此除非是糖尿病病人,肝炎一般使用葡萄糖水靜滴。有些病人還專門喝白糖水治肝炎就是這個道理。

但糖負荷過多就會增加胰島細胞的負擔,胰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臟炎癥后消化的重擔很多都交到了胰腺的身上,如果再過多地增加糖,時間長了胰腺也會受不了這也是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合并有肝源性糖尿病的原因所在。

因此肝炎病人服糖也要適量,適時。第二種是氨基酸?

3、春季養(yǎng)肝多按摩穴位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岸亍笔呛竦囊馑迹按蠖亍本褪翘貏e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2、行間穴

“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癥,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里散出去了。

3、太沖穴

“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太沖穴”很好找,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后從“太沖穴”向揉到“行間穴”。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