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剩飯剩菜到底能不能吃?剩飯剩菜如何處理?[多圖]

剩飯剩菜到底能不能吃?剩飯剩菜如何處理?[多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2-02 22:10 剩飯剩菜飲食

4、剩菜的處理方式

1.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須回鍋

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后必須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滅它們。如果您在食用前沒有加熱的話,食用之后就會造成不適,例如痢疾或者腹瀉。尤其是春節(jié)常見的魚和海鮮類菜肴,其所含的營養(yǎng)也是大腸桿菌最好的溫床,因此吃時應與酒、蔥、姜等一起重新徹底加熱,不僅保鮮,還有殺菌作用。

2.剩飯菜不要置于鋁制器皿內(nèi)

鋁在空氣中易生成氧化鋁薄膜,較咸的菜肴或湯類存放其中,會產(chǎn)生化學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可以瓷器盛放后再用保鮮膜包上放進冰箱

3.再次食用前多加熱

過年天天大餐,自然剩下葷菜較多。這些肉類食物,尤其是魚、海鮮類,再次食用前必須加熱更長時間,因為空氣中的有害細菌會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如果加熱不夠,殺不死這些細菌,人一旦吃了,極易發(fā)生食物中毒。

海鮮類:魚是高蛋白食物,細菌很容易繁殖,吃剩的魚上面,大腸桿菌在20℃左右的溫度里,每8分鐘就能夠繁殖兩倍,在五六個小時之內(nèi),上面的細菌量很多,熱不透會讓人的腸胃感到不適甚至引起急性腸胃炎。所以,吃剩魚時一定要徹底加熱。魚、貝類等海鮮食品在加熱時最好加一些酒、蔥、姜等,這樣可以提鮮,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避免腸胃不適。

肉類:畜、禽等肉類再次加熱時最好加些醋。因為這類食品含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zhì),這些礦物質(zhì)加熱后,會隨著水分一同溢出。但這些物質(zhì)遇上了醋酸就會合成醋酸鈣,這樣不僅能提高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還有利于身體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和利用。

總的來說,肉類食物熱穿透力比較慢,當體積較大時,如果加熱時間、加熱溫度不夠,達不到殺菌作用,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甚至食物中毒。

4.剩飯最多是隔餐

一些人會把剩飯放到冰箱里冷藏,吃時用微波爐轉(zhuǎn)幾圈加熱后就吃了。雖然飯是熱了,但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剩飯在冰箱存放,在低溫條件下米飯會變硬,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回生”。即使冷飯再經(jīng)蒸煮或用微波爐等方法加熱,也不會再恢復到原來的口感及消化吸收率。

更重要的是,因為米飯、面條等淀粉類食物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這類菌的毒素在高溫下也不易被分解。專家表示,淀粉類食物最好在4個小時內(nèi)吃完,米飯放的時間長,即使在外觀上沒有變質(zhì)也不要再吃了。米飯最好是隨煮隨吃,最多是隔餐,但不要隔夜。

剩飯剩菜到底能不能吃?剩飯剩菜如何處理?(6)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