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肉,味甘,性溫,能補虛溫中、補腎壯陽,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是一種優(yōu)良的溫補強壯的食物。它對慢性虛寒性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chǎn)后身體虛虧等一切偏陽虛癥狀均有較好的補益效果。那怎么吃羊肉好呢?快來讓我們一起了解看看吧!
本文目錄
1、羊肉怎么做最好吃?
2、吃羊肉有哪些好處?
3、羊肉適合哪些人吃?
1、煲法。腐竹羊肉煲是以帶皮羊腿肉、馬蹄、竹蔗、胡蘿卜、腐竹、冬菇等為主料慢火細燉而成。廣東人怕、上火,很少以燒烤的方法烹制食用,食用時常搭配大量清潤之品烹制,以中和羊肉燥性,常食也不易上火,確為滋補良品。
2、燉法。對羊肉的新鮮程度有較高要求。清燉羊肉湯,原汁原味,香甜可口,不失為冷天的一道食用佳品。當歸羊肉湯將羊肉與當歸、生姜同煮,喝湯吃肉,當歸甘溫質(zhì)潤,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diào)經(jīng),還能消腫止痛、潤腸通便,與生姜共起辛潤溫通之用。
燉羊肉時適當搭配不同食材也可起到不同的作用。配小茴香5g,對腎陽不足較嚴重者有益;配黃芪20g,對氣虛者有益;配枸杞子15g,可明目固精、強筋補腎;配蘿卜適量,可化痰消積、補虛健體、健脾和胃、溫經(jīng)散寒;產(chǎn)后無乳或乳汁缺少而偏陽虛者可搭配豬腳適量;老年陽虛及素體陽虛怕冷者可配熟附子10g,當歸10g,桂皮、八角等適量;脾胃虛寒腹痛、肝腎虛寒疝痛或婦女宮寒經(jīng)痛可配當歸15g,生姜適量;老年腎陽不足便秘者可配肉蓯蓉20g。
3、涮湯法。廣東涮羊肉多采用火鍋形式,特別適合冬季食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4、燒法。羔燒羊肉是將腌制好的羊肉炸至金黃色后置于鍋底,加入湯汁、紹酒、姜、蒜、五花肉及調(diào)味品,大火煮沸后文火燉爛,取肉再蒸而成。其口感香醇嫩滑,羊肉經(jīng)蒸、煮后較爆、炒的做法溫潤,溫燥之性減弱,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5、蒸炒法。在海南省成立前,“東山羊” 是粵菜名菜之一,現(xiàn)大多將其列為海南名菜之首。本菜一般以羊腩肉為主料,用姜、蔥、蒜及胡椒調(diào)節(jié)味道,更助羊肉之溫性,桂皮、陳皮及腐乳調(diào)味且使本菜補而不滯,然后經(jīng)水煮、油炸、爆炒、蒸制而成,其味道鮮美,有滋補、美容作用。
1、燃脂不易胖。羊肉的脂肪融點高達44℃,比豬肉、雞肉和牛肉都還高,因此羊肉脂肪比起其他肉類脂肪較不易被身體吸收,也就不易成為肥胖的來源。
而且羊肉還有豐富的肉堿,有助體內(nèi)脂肪燃燒轉(zhuǎn)換成能量,其肉堿含量是牛、豬肉的3~10倍。
2、降低膽固醇。羊肉的膽固醇含量低,約與魚肉相同,是十分健康的蛋白質(zhì)來源。 并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能夠抑制動脈硬化、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
3、改善手腳冰冷。中醫(yī)認為羊肉有造血的作用,而事實上羊肉具有大量好被人體吸收的鐵質(zhì)與維生素B12,適合有貧血煩惱的女性食用,還能一舉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
4、活化免疫細胞。藉由食用羊肉補充人體容易缺乏的鋅,可保護身體免于細菌、有害物質(zhì)的入侵,并活化免疫細胞,打造不易生病的健康體質(zhì)。
5、溫腎補陽。冬季寒邪多傷人陽氣,羊肉性溫,有補氣、溫腎壯陽的作用。李時珍《本草綱目》稱“羊肉溫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6、保護胃黏膜?,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還發(fā)現(xiàn),吃羊肉可增加胃內(nèi)的消化酶,并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民間更有用羊肚煲湯治療因胃疼引起的食欲不振癥狀,這與中醫(yī)的養(yǎng)胃健脾治法是一致的。
7、養(yǎng)膚健發(fā)。羊肉除了有助瘦身、祛寒外,還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 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養(yǎng)出人人稱羨的秀發(fā),維生素B1能夠消除疲勞、促進脂肪代謝,維生素B2則維持肌膚光滑有彈性。
1、身體健康、體質(zhì)平和的人均可食用。
2、腎虛患者和脾胃虛寒的患者可適當食用。
3、適合產(chǎn)后貧血、白內(nèi)障、青光眼等癥狀患者的人群食用。
總結(jié):羊肉可燒、燉、醬、鹵、爆、炒、炸、涮等,是冬季烹制藥膳的常用肉材。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