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吃火鍋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預防吃火鍋拉肚子?[圖]

吃火鍋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預防吃火鍋拉肚子?[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4 14:54 吃火鍋拉肚子腹瀉

火鍋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吃火鍋,因為吃火鍋的時候大家都能吃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而且火鍋很適合人多的時候聚會,經(jīng)常會有人在吃了火鍋之后出現(xiàn)拉肚子的情況,一般是因為東西吃雜了導致的,而且有的人是每次吃火鍋都會拉肚子,怎么預防呢?

吃火鍋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預防吃火鍋拉肚子?(1)

1、吃火鍋拉肚子的原因

(1)食材未煮熟

吃火鍋時一般都是在鍋中燙一下就吃,蔬菜中的細菌如果沒有經(jīng)過徹底的燙煮,是不容易完全去除的,肉類食物中含有很多潛在寄生蟲,如果食材沒有煮熟。吃可這些半生不熟的食物,容易導致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很容易造成腹瀉。

(2)冷熱交替

很多人吃火鍋時喜歡喝人冰飲料,酒水,覺得這樣才過癮,冰涼的酒水飲料本身會對腸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再將燙好的食物送進肚子,冷熱交替,腸胃時冷時熱,受到的刺激大,收縮異常,易引腸胃不適,甚至腹瀉。

(3)辣味刺激

火鍋鍋底除了油鹽外最重要的就是辣椒了,辛辣之物易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再加上有脾胃虛弱,就更易拉肚子了,吃火鍋建議鴛鴦鍋,既可吃一點辣的,但是也有清淡的食材混合。

(4)食材質量問題

火鍋店很多,無良商家也不少,火鍋店所用的食材是否干凈,是否在保質期之內(nèi)并不能保證,有的火鍋店為了暴利,所用食材不新鮮,不干凈,餐具殺菌消毒不盡,店內(nèi)衛(wèi)生差等多種因素都很容易將致病菌吃進肚子,導致腹瀉。

2、怎么預防吃火鍋拉肚子

(1)愛鮮味

貪“生”易致病

生肉、海鮮這些食品易被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所污染,所以必須在滾開湯中煮熟煮透,殺死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后方可食用,從而防止或減少消化道炎癥和腸寄生蟲病的發(fā)生。一般來講,薄肉片在沸騰的鍋中燙1分鐘左右,肉的顏色由鮮紅變?yōu)榛野?,才可以吃?

(2)生熟不分易污染

對吃火鍋的餐具不加以區(qū)別使用也會致病,應將用來夾、盛生食的碗筷與直接入口的餐具分開,不得生熟混用,以免沾染到病菌,導致病從口入。同時,為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公筷。

(3)冰火兩重天易傷腸胃

吃火鍋喝冰飲會刺激胃部血管收縮,減緩胃腸蠕動,消化液減少分泌;同時溫度下降,消化酶活性也會下降,不利于消化。吃火鍋時不要太心急,不要吃太燙的食物。此外也可選擇一些常溫的蔬菜汁、乳品或植物蛋白飲料,以更好地幫助消化。

(4)重辣重油易上火

火鍋上一層厚厚的紅油將食物包裹,味道濃厚的確美味,但在一層又辣又油膩的紅油包裹下,讓原本健康的蔬菜等也成為了不利健康的“有害物”。紅油含有大量的刺激性食物(蔥、姜、辣椒等),會造成消化道的水腫、充血,對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不適宜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5)邊吃邊聊易食過量

長時間坐著吃火鍋,會大大增加消化道的負擔。由于胃不斷地接受食物,一次攝入過多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而發(fā)生腹痛、腹瀉。暴飲暴食更會誘發(fā)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梢赃x擇先吃蔬菜和淀粉類食物,最后涮肉類,吃八分飽減少能量攝入。

(6)久煮湯底易引痛風

火鍋湯中的嘌呤含量很高,不適宜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其次久煮的火鍋湯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如果喝火鍋湯,應在煮開后20分鐘內(nèi),將浮油撇去少量食用。

3、冬季吃火鍋的好處

吃火鍋的好處--有溫度。先是對抗住氣候的寒冷。秋冬天雖然來到,可面前冒著熱氣的食物讓人不覺得天氣的難受。再是大家擠擠地坐在一起,互相給了抱團的力量。這時人不是刺猬,是,圍著食物搶食吃的我比較喜歡的一種動物,豬豬們。

吃火鍋的好處--有肚量。先是不顧紳士、淑女的形象,點了滿滿的能占領全桌的各種色彩的菜,后是喜歡吃什么就拼命要什么,鍋里能煮什么,肚子一下子比平時大了許多,好象不放開吃就對不起世界上還餓著的難民們。

吃火鍋的好處--時間長。吃文雅的西餐,你能在桌前坐上兩個小時,關鍵是從頭盤到甜點的上菜速度;吃清爽的中餐,你能在桌前坐上兩個小時,重點是主與客之間的酒量;而火鍋啊,吃啊,吃啊,感覺生活就在吃中歡快的流過。

吃火鍋的好處--更放心?,F(xiàn)在吃冷冷的冰淇淋,對男的傷腸胃,對女的傷全部;吃熟食,對你來說,千萬別看到操作的過程,看到了廚師的秘密,你可能從此得了厭食癥;火鍋好啊,全是原始的材料上了桌,可以將它們?nèi)縼G進高溫度的湯中,煮啊,煮啊,自己的一雙手來操作,自己放心。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